福建寧德:寧台攜手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中新網寧德9月20日電 (記者 葉茂)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新載體(ti) 。記者19日從(cong) 福建寧德市台港澳辦獲悉,寧德市已累計引進17支台灣團隊、70多名台灣人才參與(yu) 寧德鄉(xiang) 建鄉(xiang) 創,服務了35個(ge) 村莊項目。
寧德市台港澳辦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寧(德)台(灣)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實踐,講好鄉(xiang) 建鄉(xiang) 創的“台灣青年故事”,吸引更多台灣團隊來寧參與(yu) 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更好地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當天,寧德市台港澳辦主任鄭鐵軍(jun) 、副主任陳誌強一行赴蕉城區七都鎮外洋村、城南鎮金蛇頭村開展鄉(xiang) 建鄉(xiang) 創項目調研。
外洋村(原址)係少數民族山區村、老區基點村,該村共有308戶、總人口1100人,其中佘族人口480人。該村靠近寧德第三水廠的水源地,也是寧德市重點項目——官昌水庫項目的所在地。
因水庫建設需要,外洋村除鄭坑自然村外,其餘(yu) 全部搬遷安置到七都鎮六都村旁的外洋新村,安置地麵積86畝(mu) 。現該新村分為(wei) A區、B區,A區劃歸為(wei) 佘族群眾(zhong) 聚居區,居住有130餘(yu) 戶、500多人。
外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呂慈昌說,該村具有良好的地利條件、濃厚的文化底蘊、較多的政策傾(qing) 斜支持,可對接台灣建築師團隊打造“小而美”的寧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項目示範點。
參與(yu) 調研的台灣團隊負責人表示,外洋村距離寧德市區非常近,同時四周環繞鋰電新能源產(chan) 業(ye) ,村落人口服務非常大;可考慮配套如運動公園、美食一條街等設施,以打造優(you) 質的服務,並在立麵改造中融入村莊的特色文化故事。
在金蛇頭村,鄭鐵軍(jun) 、陳誌強一行考察調研了“網紅漁村”項目的建設及未來規劃。該村近年來憑借與(yu) 城區“一米遠”的距離優(you) 勢和依海而生、向海而興(xing) 的環境優(you) 勢,逐漸成為(wei) 有特色、聚人氣的“夜經濟”和“地攤經濟”集聚區。
據了解,金蛇頭村將通過對美食業(ye) 態、夜景燈光、景觀小品、露營打卡點等文旅融合建設的重新布局及特色產(chan) 業(ye) 展館的建設,通過“夜經濟+地攤經濟”的模式讓市民在這裏感受到獨特的生活體(ti) 驗、多元的文化氛圍,彰顯蕉城現代化的海灣城鄉(xiang) 風貌。
參與(yu) 調研的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長助理呂巧琴表示,將推動在寧德設立“海峽建築師家園”服務網點,並充分發揮媒體(ti) 的駐地優(you) 勢和宣傳(chuan) 優(you) 勢,推動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更好地在寧德落地,並對外講好台灣團隊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故事。
近年來,寧德創新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項目推進、村莊推薦、服務運營模式,帶動一批台灣青年來寧追夢、築夢、圓夢。鄭鐵軍(jun) 表示,希望來自台灣的優(you) 秀建築師們(men) 與(yu) 大陸夥(huo) 伴攜手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