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91.1%受訪青年明確表示願用所學回報家鄉

發布時間:2022-09-22 11:0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91.1%受訪青年明確表示願用所學回報家鄉(xiang)

  如何做好返鄉(xiang) 準備 76.6%受訪青年建議了解家鄉(xiang) 發展需求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離不開青年人才。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返鄉(xiang) 創業(ye) 大軍(jun)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青春與(yu) 活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國各類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人員超過1100萬(wan) 人。

  本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7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1%的受訪青年明確表示願意用所學回報家鄉(xiang) 。做好返鄉(xiang) 準備,76.6%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要了解家鄉(xiang) 的發展需求,71.9%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要熟悉家鄉(xiang) 的就業(ye) 市場。

  受訪者中,00後占28.6%,95後占20.7%,90後占30.2%,85後占10.8%,80後占9.7%。

  91.1%受訪青年明確表示願用所學回報家鄉(xiang)

  今年25歲的葉胤出生在四川省自貢市榮縣來牟鎮一洞橋村。2018年從(cong) 四川民族學院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葉胤曾在成都一家婚紗租賃公司做銷售。2021年年初她辭職,準備創業(ye) ,也是在這個(ge) 時候她接觸到了自媒體(ti) 。“今年自家的果園麵臨(lin) 無人打理的狀況,我就考慮接管果園,通過自媒體(ti) 、電商來銷售水果”。

  葉胤說,自己的家鄉(xiang) 作為(wei) “千年鹽都、川南茶鄉(xiang) 、西部陶都”,有著豐(feng) 富的物質與(yu) 文化底蘊,但在電商發展上還處於(yu) 空白,“這幾年國家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我決(jue) 定返鄉(xiang) 創業(ye) ,同時通過自媒體(ti) 來記錄、宣傳(chuan) 家鄉(xiang) ”。

  調查中,91.1%的受訪青年表示,願意用所學回報家鄉(xiang) 。

  今年35歲的白玉亮返鄉(xiang) 創業(ye) 10年了。他的家鄉(xiang) 在陝西榆林的綏德縣。在當地,年輕人被稱為(wei) “後生”,由於(yu) 在家排行老二,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稱呼白玉亮“二後生”,這也成為(wei) 他返鄉(xiang) 創業(ye) 後,在社交平台上的身份標簽。

  2011年大學畢業(ye) 後,白玉亮在城市找了一份對口的工作。有一天刷微博時,白玉亮看到了一條家鄉(xiang) 紅棗滯銷的消息。經過新媒體(ti) 平台的轉發,這批紅棗很快就賣完了,這給白玉亮觸動特別大,也讓他心中深藏的鄉(xiang) 土情懷找到了歸宿,“作為(wei) 一個(ge) 從(cong) 農(nong) 村走出來的孩子,我對土地和農(nong) 產(chan) 品有著很深的感情”。

  2012年,白玉亮辭掉工作返回家鄉(xiang) ,進入了一個(ge) 從(cong) 沒接觸過的領域:電商。“剛開始沒有客戶,收入不理想,周圍人對我也不認可。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不理解,覺得父母辛辛苦苦讓你上了大學,好不容易從(cong) 山溝溝裏跳出來,為(wei) 啥要回來”。

  麵對這些質疑,白玉亮堅持了下來。不懂電商知識,就買(mai) 回來一摞摞書(shu) ,自己學。沒有團隊,就自己當美工、客服,24小時在線,“哪怕是淩晨,隻要一有提示音,我就立馬坐到電腦前回複消息”。

  就這樣一個(ge) 人、一台筆記本電腦、一輛電動車,白玉亮開始了自己的創業(ye) 之路。兩(liang) 年後,他開始組建團隊。如今,他已經有了一個(ge) 由返鄉(xiang) 青年組成的七八人的核心團隊,大家分工有序,有負責電商的,有負責渠道對接的,還有負責視頻剪輯的。品質做上去了,包裝、物流也都能保障,白玉亮的口碑傳(chuan) 開了,很多客戶找到他,購買(mai) 家鄉(xiang) 的特產(chan) ,這也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他有了認可,覺得這個(ge) 後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鄉(xiang) 的農(nong) 產(chan) 品賣個(ge) 好價(jia) 錢。

  做好返鄉(xiang) 準備 76.6%受訪青年建議了解家鄉(xiang) 發展需求

  “我家的果園需要每天澆水,白天溫度高,隻能早晚澆。今年受天氣影響,果子被曬壞了不少。”葉胤說,農(nong) 業(ye) 會(hui) 受到天氣的影響,經驗不足容易導致虧(kui) 損,所以在返鄉(xiang) 創業(ye) 前要做好準備,“創業(ye) 是個(ge) 漫長的過程,短期內(nei) 可能沒有收入而且需要大量投入資金,所以要考慮好。做實體(ti) 農(nong) 業(ye) 需要考慮到銷售渠道,是自產(chan) 自銷還是市場批發。農(nong) 產(chan) 品成熟後采摘周期短,銷售時間的把握也很重要”。

  “既然是創業(ye) ,那麽(me) 就有成功也有失敗,心態很重要。”葉胤覺得,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不能急於(yu) 求成,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做好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準備。

  葉胤覺得,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經驗,“如果能有更係統的農(nong) 業(ye) 培訓課,再加上一些政策扶持補貼,我相信會(hui) 有更多的人願意返鄉(xiang) 創業(ye) ”。

  對於(yu) 返鄉(xiang) 要做好的準備,76.6%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要了解家鄉(xiang) 的發展需求,71.9%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要熟悉家鄉(xiang) 的就業(ye) 市場。其他還有: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術知識(64.5%)、職業(ye) 發展規劃(54.2%)、創業(ye) 技能(42.7%)和融入家鄉(xiang) 的心理準備(40.8%)等。

  “我在創業(ye) 兩(liang) 三年後,準備擴大團隊時,手頭比較緊張,就去當地人社部門申請了無息貸款。這筆錢對我創業(ye) 幫助非常大,可以放開手做想做的事。”白玉亮覺得,現在城鄉(xiang) 差距在縮小,對於(yu) 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來說,隻要肯付出、肯努力,就會(hui) 有收獲,同時也要不斷學習(xi) ,“像我們(men) 縣城有農(nong) 人圈、沙龍,有學習(xi) 的機會(hui) 。陝西省的團組織會(hui) 組織創業(ye) 培訓,邀請一些創業(ye) 成功的老師作分享,鼓勵有想法的年輕人去嚐試”。

  在自己創業(ye) 的同時,白玉亮也帶動了周圍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就業(ye) ,“現在我們(men) 有將近10個(ge) 阿姨,負責電商平台的打包、發貨。合作的農(nong) 戶就更多了,大家覺得跟著我幹有奔頭”。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wei) ,選擇了返鄉(xiang) 就要堅持下去。”2020年,白玉亮入選了第八屆“陝西好青年”。他覺得,作為(wei) 一個(ge) 年輕人,在這個(ge) 時代,不僅(jin) 要自己發展起來,更要關(guan) 注身邊的人,帶著大家一起過上更好的日子,這樣才更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