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國家衛健委: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李純)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28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醫療機構加強能力建設服務百姓健康有關(guan) 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表示,截至目前,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超過4800家醫院能夠提供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
焦雅輝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一手抓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進分級診療製度和醫聯體(ti) 建設,增強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和可及性。另一方麵,抓需求側(c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感受,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圍繞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過程中反映比較突出、比較強烈的問題,通過改善環境、優(you) 化流程、提升質量、保障安全、促進溝通、建立機製、科技支撐等措施,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zhong) 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和明白就醫。
焦雅輝表示,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推廣預約診療、多學科診療、臨(lin) 床路徑管理、優(you) 質護理服務、日間手術、分娩鎮痛等等一係列改善醫療服務的舉(ju) 措,在基層醫療機構為(wei) 慢性病患者開具長期處方,即一張處方可以延長到兩(liang) 個(ge) 月、三個(ge) 月,減少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往返奔波於(yu) 醫療機構和家庭之間。“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長期處方的政策惠及了更多的慢性病患者。”
焦雅輝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同時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和智慧醫院的建設,用互聯網技術延伸醫療服務的時間和空間,讓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能夠到患者身邊。同時,著力加強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加強兒(er) 童大病救治。解決(jue) 老年人看病就醫過程中的“數字鴻溝”問題。“另外,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我們(men) 把農(nong) 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作為(wei) 一項重要內(nei) 容,針對‘一老一小一貧’等弱勢群體(ti) ,增強其就醫獲得感。”
焦雅輝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超過4800家醫院能夠提供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另外,有2000多家醫院提供多學科診療的服務模式,“我們(men) 知道多學科診療主要解決(jue) 就是疑難危重疾病,解決(jue) 診斷難的問題,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同時,接近60%的三級公立醫院以及36%的二級公立醫院都開展了日間手術,日間手術國家一級推薦目錄超過700項。日間手術的模式有效緩解了手術難的問題。另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推廣分娩鎮痛試點工作,從(cong) 統計數據來看,試點醫院分娩鎮痛率從(cong) 2017年的28%上升至53%,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hui) 效應。
焦雅輝還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以“五大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shang) 中心、高危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高危兒(er) 童和新生兒(er) 救治中心,為(wei) 重點提升急診急救能力。全國“五大中心”建設超過1.4萬(wan) 個(ge) ,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這一係列的改善醫療服務的具體(ti) 舉(ju) 措,有效地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