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專家腫瘤治療新探索:三氧化二砷靶向治療給“無藥可用”患者帶來生機

發布時間:2022-09-29 09: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難治性腫瘤患者還有生存的希望嗎?記者28日獲悉,上海的醫學專(zhuan) 家長期專(zhuan) 注於(yu) 難治性腫瘤的精準治療研究,探索使用“砒霜”活性成分靶向治療P53基因“結構性突變”的腫瘤患者,獲得成功,給“無藥可用”的患者帶來生機。

  據介紹,P53基因是人類“最強”抑癌基因之一,其突變“失活”會(hui) 誘發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全球約百分之五十的腫瘤患者攜帶P53基因突變。

  70歲的徐奶奶罹患晚期卵巢癌,經曆了多種規範治療後,病情依舊持續惡化,“難治性腫瘤”進入“無藥可治”的困境。在海軍(jun) 軍(jun) 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腫瘤科,臧遠勝主任團隊采用三氧化二砷創新靶向治療“P53基因結構性突變”新療法後,徐奶奶腹腔內(nei) 病灶明顯退縮。

  臧遠勝教授表示,這意味著以往“無藥可治”的P53基因“結構性突變”患者今後有了治療新希望。據悉,三氧化二砷是人們(men) 熟知的“砒霜”的活性成分。醫學專(zhuan) 家一直在尋找通過靶向治療使P53基因“複活”的突破口。基礎實驗表明,中藥砒霜的活性成分三氧化二砷可靶向“複活”幾乎所有類型的P53結構性突變,隻是對不同具體(ti) 類型的複活效能有所差別。據了解,三氧化二砷已有成熟的臨(lin) 床應用劑型,一直用於(yu) 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臧遠勝教授團隊長期專(zhuan) 注於(yu) 難治性腫瘤創新治療研究。十餘(yu) 年來,臧遠勝教授團隊在上海市科委課題等的支持下,開展了三氧化二砷從(cong) 基礎到臨(lin) 床的係統性研究,明確其具有抗代謝和抗血管的雙重抗腫瘤作用,且對癌性胸膜腔積液具有良好治療作用。此次所開展的三氧化二砷靶向治療“P53基因結構性突變型”晚期惡性腫瘤研究,是基於(yu) 前期研究基礎及最新研究進展的進一步創新研究。

  據悉,在被確診為(wei) 晚期腫瘤的兩(liang) 年多時間裏,徐奶奶經曆了標準化療、減瘤手術、腹腔灌注化療、血管靶向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腹腔溶瘤病毒治療等多種治療。相關(guan) 腫瘤診治指南上的標準治療方法都已用完,病情處於(yu) “山窮水盡”的狀態。家人帶著老人最後求助上海長征醫院腫瘤科臧遠勝教授。

  臧遠勝教授告訴記者,各種卵巢癌治療手段對徐奶奶均已無效,她罹患的是臨(lin) 床上典型的一類難治性腫瘤。經過多學科討論,這位專(zhuan) 家決(jue) 定采用高質的二代基因測序技術獲取腫瘤基因突變信息。結果顯示,徐奶奶體(ti) 內(nei) 腫瘤細胞存在“P53基因結構性突變”。臧遠勝教授決(jue) 定給徐奶奶使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治療。

  據了解,臧遠勝教授團隊專(zhuan) 注於(yu) “籃子理論”指導的疑難腫瘤創新治療研究。所謂“籃子理論”,是指隻要在腫瘤患者的細胞中鑒定出存在相應靶點,不限腫瘤類型,都可進行針對該靶點的創新治療。“P53基因結構性突變”除了存在於(yu) 徐奶奶的卵巢癌以外,還廣泛存在於(yu) 肺癌、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食管癌、膽管癌等多種腫瘤類型,臧遠勝教授團隊注冊(ce) 開展的本項研究就是針對P53基因結構性突變靶點的“籃子試驗”研究。

  臧遠勝教授接受采訪時亦提醒,該療法取得良好療效的前提是,需要對病人進行高質量的二代基因測序來鑒定患者的腫瘤中是否存在P53基因結構性突變,以及是哪一具體(ti) 類型的結構性突變,避免“假陰性”“假陽性”。同時,本治療方案目前僅(jin) 適合於(yu) 對指南標準方案耐藥或不耐受的“難治性腫瘤”狀態的患者。另外,由於(yu) 起效時間和抑癌效能仍需深入探索,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全麵評估,他不建議腫瘤負荷過大及病情臨(lin) 近終末期的患者采用此方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