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鏈“沸騰”!萬億寧王、千億鋰鹽龍頭都有大動作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夕
新能源需求持續爆棚,引來鋰電上遊和中遊兩(liang) 大巨頭同日宣布擴產(chan) ,賽道持續擁擠。
9月28日晚間,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宣布,擬斥資140億(yi) 元在河南投建洛陽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基地項目。機構預計,寧德時代今年底產(chan) 能規模超440GWh,而從(cong) 長遠看2025年其電池產(chan) 能有望擴至近1TWh,將鋰電賽道拉入“TWh時代”。
另外,身處上遊的贛鋒鋰業(ye) (002460)也不甘寂寞,繼續加碼動力電池產(chan) 能上的投入。這家鋰鹽龍頭宣布,近日與(yu) 江西宜春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投建年產(chan) 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chan) 製造基地。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贛鋒鋰業(ye) 正加速產(chan) 業(ye) 鏈縱向擴容,“一體(ti) 化”趨勢明顯,有望完成整個(ge) 鋰電產(chan) 業(ye) 鏈閉環。
左手“補彈藥” 右手揮金投資
“全麵電動化加速到來,我們(men) 將很快進入TWh時代,”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7月底在宜賓世界動力電池大會(hui) 上直言。
剛過2個(ge) 月,寧德時代便大手筆投建新產(chan) 能。28日晚,寧德時代公告稱,隨著動力電池及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的市場持續增長,公司擬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投資建設洛陽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40億(yi) 元。
寧德時代此次並未透露產(chan) 能規模,不過據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根據1GWh對應2億(yi) 元的投資金額測算,再考慮其他支出,此次規模約在50GWh-60GWh之間。
為(wei) 了給自己“補充彈藥”,寧德時代同時宣布,公司擬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注冊(ce) 發行不超過人民幣100億(yi) 元中期票據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初,寧德時代剛完成國內(nei) 注冊(ce) 製以來最大規模再融資,募集資金高達450億(yi) 元。但寧德時代此次表示,上述融資需專(zhuan) 項用於(yu) 寧德福鼎、廣東(dong) 肇慶、江蘇溧陽等電池生產(chan) 基地及研發項目等募投項目,仍不能完全滿足未來發展資金需求。
事實上,今年以來這家動力電池龍頭便高舉(ju) 產(chan) 能大旗,在擴產(chan) 道路上一路狂奔。在其廈門基地、山東(dong) 濟寧基地分別投資不超過130億(yi) 元、140億(yi) 元建設電池生產(chan) 線,更在匈牙利投資不超過73.4億(yi) 歐元(約合509億(yi) 元人民幣)建設100GWh動力電池產(chan) 能支撐海外業(ye) 務發展。
西部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測算,寧德時代2022年底產(chan) 能規模超440GWh,而從(cong) 長遠看2025年,其電池產(chan) 能預計擴至989.2GWh,接近1TWh。由此看來曾毓群並非戲言,寧德時代有望將鋰電賽道一舉(ju) 拉入“TWh時代”。
上遊龍頭堅持“一體(ti) 化”布局
除寧德時代外,行業(ye) 上遊龍頭贛鋒鋰業(ye) 也迅速出手。公告顯示,贛鋒鋰業(ye) 與(yu) 宜春市政府近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構建從(cong) 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材料、新型鋰電池、電池應用的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據了解,贛鋒鋰業(ye) 將在宜春投建年產(chan) 30GWh新型鋰電池生產(chan) 製造基地、以及年產(chan) 7000噸金屬鋰項目,並在奉新縣投建年產(chan) 5萬(wan) 噸電池級鋰鹽及鋰礦采選綜合利用項目,在豐(feng) 城市投建年產(chan) 5萬(wan) 噸氫氧化鋰項目。
值得關(guan) 注的是,作為(wei) 上遊鋰鹽龍頭,贛鋒鋰業(ye) 此次將手伸至下遊動力電池領域,這與(yu) 該公司“一體(ti) 化”戰略定位不無關(guan) 係。今年7月底,贛鋒鋰業(ye) 新型鋰電池科技產(chan) 業(ye) 園及先進電池研究院項目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54億(yi) 元,擬建設目前國內(nei) 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chan) 基地,建成後將形成10GWh的固態電池產(chan) 能。
在上遊,贛鋒鋰業(ye) 持續在全球獲取鋰資源。截至目前,其鋰礦資源分布於(yu) 澳大利亞(ya) 、阿根廷、愛爾蘭(lan) 、墨西哥、馬裏和國內(nei) 青海、江西等地。
贛鋒鋰業(ye) 一方麵不斷囤積鋰資源,另一方麵又加碼動力電池投入,有望打造鋰電賽道閉環。但這也令贛鋒鋰業(ye) 盈利收到一定影響。今年以來,碳酸鋰價(jia) 格一路走高,相較於(yu) 純粹賣鋰鹽的同行如天齊鋰業(ye) 、天華超淨等,進行鋰電鋰鹽一體(ti) 化的贛鋒鋰業(ye) 毛利率更低,相應在盈利能力方麵,也低於(yu) 天齊鋰業(ye) 。
“贛鋒鋰業(ye) 再次加大對於(yu) 電池產(chan) 能的擴張,顯然並沒有改變自身鋰電鋰鹽一體(ti) 化戰略的意思,”一位國信證券新能源分析師表示。在他看來,未來贛鋒鋰業(ye) 有望憑借自身在資源端的優(you) 勢,直接跨過中遊動力電池廠商,直接與(yu) 終端新能源車企進行動力電池獨立合作來獲得更高議價(jia) 空間。
雖然大動作不斷,但贛鋒鋰業(ye) 股價(jia) 近期陷入調整,從(cong) 7月初最高116元跌至最新的75.02元,短期跌幅較大,最新市值1410億(yi) 元。
產(chan) 業(ye) 鏈全麵擴產(chan)
除了上述兩(liang) 大巨頭相繼宣布擴產(chan) 外,鋰電賽道上其他玩家也加速“掠地”。
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002340)28日晚也公告,該公司與(yu) 環保龍頭偉(wei) 明環保(603568)、永青科技以及溫州市洞頭區政府、溫州高新區管委會(hui) 分別簽署協議。在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低碳產(chan) 業(ye) 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8億(yi) 元,同時在溫州綠色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2億(yi) 元,建設報廢汽車與(yu) 動力電池回收的綠色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並布局相關(guan) 鋰電池新材料項目。
此外,中科電氣(300035)28日也發布公告宣布,將原計劃建設“年產(chan) 10萬(wan) 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ti) 化項目”,變更為(wei) 建設“年產(chan) 13萬(wan) 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ti) 化項目”,建設內(nei) 容包含年產(chan) 13萬(wan) 噸負極和10萬(wan) 噸石墨化生產(chan) 線、倉(cang) 儲(chu) 、辦公樓、食堂等配套設施。項目固定資產(chan) 投資由約25億(yi) 元,變更為(wei) 約28億(yi) 元。
不難看出,鋰電全產(chan) 業(ye) 鏈正處於(yu) 擴產(chan) 潮中,賽道上的玩家擴產(chan) 底氣在於(yu)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井噴,帶動了動力電池需求大增。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260萬(wan) 輛,同比增長115%。根據SNE Research數據,上半年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 203.4GWh,同比增長76.8%。
西部證券研報表示,當前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2022年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有望達到600萬(wan) 輛,將帶動動力電池出貨超450GWh。由於(yu) 國內(nei) 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鏈完整,全球70%電池產(chan) 能在中國,中國動力電池的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在相當時間內(nei) 難以撼動。
該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nei) 動力電池裝車量將達到約600GWh,2030年則將在1.5-2TWh之間。而華福證券也預計,2022-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67、1483、1999萬(wan) 輛,動力電池需求將會(hui) 持續快速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