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力以赴穩就業:聚焦重點群體 加大幫扶力度

發布時間:2022-10-08 11:19:00來源: 人民日報

  聚焦重點群體(ti) 加大幫扶力度

  全力以赴穩就業(ye) (經濟新方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nei) 疫情帶來的衝(chong) 擊,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力以赴穩就業(ye) 保就業(ye) ,就業(ye) 局勢保持總體(ti) 穩定。

  1至8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898萬(wan) 人。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3%,比上月下降0.1個(ge) 百分點。

  7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這一段時間以來,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如何?下一步應怎麽(me) 幹?記者進行了采訪。

  實施社保“降緩返補”政策

  “社保緩繳,讓我們(men) 鬆了一口氣。”吉林省延吉市延吉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單敏感慨,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麵臨(lin) 困難,政策出台後企業(ye) 可緩繳社保費700多萬(wan) 元,大大緩解經營壓力。

  今年為(wei) 紮實穩住經濟,保就業(ye) 保民生,社會(hui) 保險方麵實施了“降緩返補”一攬子政策。目前,各項政策正在抓緊落地。

  “降”,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1至7月為(wei) 企業(ye) 減負超過1000億(yi) 元。

  “緩”,對5個(ge) 特困行業(ye) 和通用設備製造、汽車製造業(ye) 等17個(ge) 困難行業(ye) 企業(ye) ,以及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地區生產(chan) 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3項社會(hui) 保險費。從(cong) 4月底政策陸續出台到7月底,共緩繳494億(yi) 元,60多萬(wan) 戶企業(ye) 受益。

  “返”,將中小微企業(ye) 的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企業(ye) 由30%提至50%。1至8月,各地向721.1萬(wan) 戶企業(ye) 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48.4億(yi) 元,受益企業(ye) 和返還資金分別是去年全年的1.8倍和1.9倍,超半數參保企業(ye) 受益。

  “補”,新增失業(ye) 保險留工補助政策,支持中高風險疫情地區和5個(ge) 特困行業(ye) 的參保企業(ye) 穩崗拓崗。實施4個(ge) 月來有395.7萬(wan) 戶企業(ye) 享受到196.8億(yi) 元。

  “我們(men) 將密切跟蹤關(guan) 注各地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政策實施情況,及時研究解決(jue) 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人社部養(yang) 老保險司負責人亓濤說。同時,進一步實施政策落實快辦行動,實現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即申即享”,積極推行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和留工補助“免申即享”。

  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9月5日,2022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ye) 生秋季專(zhuan) 場活動正式啟動。9月19日,2022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湖南站第一場網絡招聘會(hui) 正式啟動,中機國際、吉利汽車等企業(ye) 帶來了2000多個(ge) 崗位。據悉,湖南站第二場網絡招聘會(hui) 將於(yu) 10月17日至28日舉(ju) 行。

  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事關(guan) 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今年以來,部分地區疫情散發,市場崗位需求減少,部分招聘求職活動取消或延後,一些青年的求職就業(ye) 出現了新的困難。

  “人社部門將堅持把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作為(wei) 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困難幫扶、權益維護,多渠道促進他們(men) 就業(ye) 創業(ye) 。”人社部就業(ye) 促進司司長張瑩說。具體(ti) 來看——

  強化政策支持。運用就業(ye) 補貼、擴崗補助等政策,鼓勵企業(ye) 更多吸納就業(ye) 。落實學費補償(chang) 、高定工資等政策,實施“三支一扶”等基層項目,拓展基層就業(ye) 空間。提供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政策,支持自主創業(ye) 和靈活就業(ye) 。日前,失業(ye) 保險創新推出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支持企業(ye) 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強化招聘組織。打造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平台,高頻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wei) 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提供職業(ye) 指導、崗位推薦、職業(ye) 培訓或就業(ye) 見習(xi) 機會(hui) 。

  強化困難幫扶。對未就業(ye) 的困難畢業(ye) 生開展結對幫扶,“一人一策”,優(you) 先推薦崗位信息、優(you) 先組織參加就業(ye) 見習(xi) 和職業(ye) 培訓。對一些長期失業(ye) 青年將實施就業(ye) 啟航計劃,開展實踐引導和分類指導,組織他們(men) 盡快就業(ye) 。

  強化權益維護。持續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堅決(jue) 查處就業(ye) 歧視、“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行為(wei) ,暢通投訴舉(ju) 報渠道,保障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的合法就業(ye) 權益。

  簡化就業(ye) 手續。取消公共機構就業(ye) 協議書(shu) 簽章,取消畢業(ye) 生到公共機構辦理報到手續,延長檔案轉遞和落戶辦理時限,推進體(ti) 檢結果互認,方便高校畢業(ye) 生求職就業(ye) 。

  “人社部門將竭盡全力為(wei) 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提供支持和幫助。”張瑩說。

  全力幫扶困難人員就業(ye)

  “我每天能接30多個(ge) 電話,處理相應的問題。”在圓通速遞助殘基地北京共享客服中心,肖秋月每天都活力滿滿,盡管工作並不直麵客戶,但每次接電話她都會(hui) 麵帶微笑,“我相信電話那頭的客戶一定能感受到。”

  圓通速遞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助殘基地一共雇用了119名殘疾人,“憑借他們(men) 的辛勤勞動,目前共享客服中心已實現盈利。”

  幫扶困難人員就業(ye) ,關(guan) 係群眾(zhong) 冷暖,關(guan) 係民生底線。“今年以來,人社部門持續加大就業(ye) 援助力度,健全機製、加力推進,全力幫扶困難人員就業(ye) 。”人社部有關(guan) 負責同誌說。

  健全幫扶台賬。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納入就業(ye) 援助範圍。目前,各地就業(ye) 困難人員主要包括大齡、身有殘疾、享受低保、連續失業(ye) 一年以上等人員。

  加強政策支持。對困難人員就業(ye) 創業(ye) 、提升能力給予有力支持。對企業(ye) 吸納困難人員就業(ye) 的,給予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對困難人員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的,給予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支持。對從(cong) 事靈活就業(ye) 的,給予社保補貼。對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的,給予職業(ye) 培訓補貼、職業(ye) 技能鑒定補貼和生活費補貼。

  加強服務保障。堅持日常援助與(yu) 集中援助相結合,建立發現認定、動態管理、分類幫扶、跟蹤回訪工作機製,為(wei) 困難人員製定“一對一”的幫扶方案。

  加強兜底安置。對於(yu) 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實現就業(ye) 的困難人員,開發保安、保潔、綠化等公益性崗位予以兜底安置。

  目前,人社部正在會(hui) 同民政部、中國殘聯舉(ju) 辦就業(ye) 援助“暖心活動”,為(wei) 長期失業(ye) 人員、家庭困難畢業(ye) 生、殘疾人等急需就業(ye) 的人員,集中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送溫暖。活動從(cong) 8月初啟動,目前已經走訪摸排困難人員57萬(wan) 人,幫助實現就業(ye) 20萬(wan) 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