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騰看中國丨白洋澱:碧波蕩漾“活”水來 生態濕地鳥翩躚
京杭大運河能夠實現全線通水,得益於(yu) 水資源的保護和綜合利用。就在距離滄州不遠的白洋澱,通過生態補水和科學保護,水域麵積逐年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這裏不僅(jin) 成了運河生態帶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更是為(wei) 雄安新區的千年計劃鋪陳了綠色底色,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了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步伐。
秋日的白洋澱水光瀲灩,綠意盎然,蘆葦蕩清風徐徐、荷花澱野鴨遊弋、濕地內(nei) 百鳥翩躚,處處都是充滿生機的生態美景。
在白洋澱引黃泵站,跨流域調來的黃河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入白洋澱。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對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發揮著重要作用。為(wei) 滿足白洋澱的生態用水需求,水利部門統籌調度,利用當地水庫水和跨流域調水,每年都向白洋澱補水,2018年以來累計補水超34億(yi) 立方米。現在的白洋澱澱區水位穩定保持在7米左右,澱區麵積從(cong) 2017年的約170平方公裏擴大到了約293平方公裏。
為(wei) 了淨化水質,在白洋澱上遊來水的府河和孝義(yi) 河入澱河口位置,建成了兩(liang) 處河口濕地。其中,府河河口濕地占地麵積約4.23平方公裏,是目前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功能性人工濕地。
白洋澱生態係統獨特,143個(ge) 澱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現在正在推進生態清淤、百澱連通等工程,打通澱區水流水係通道,提升水動力條件,讓白洋澱的水“活”起來。
這一係列措施,使得白洋澱生態明顯改善,野生魚類、野生鳥類種類正在逐步恢複。
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西堤村村民馮(feng) 帥:白洋澱變化相當大,水質也清了,然後各式各樣的鳥也多起來了,骨頂(鳥類名稱)、鹮類各種鳥。在我小時候好多沒見過的鳥,現在都能看見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