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預製完成
中新網中山10月8日電 (蔡敏婕 楊凝 劉海浪)8日,隨著第155片60米混凝土箱梁預製完成,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預製完成。
深中通道(深圳至中山)橫貫珠江口兩(liang) 岸,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四位一體(ti) 的世界級大型跨海集群工程。項目全長約24公裏,其中橋梁工程長約17公裏,包括主跨1666米的超大跨徑海中懸索橋伶仃洋大橋、主跨580米的斜拉橋中山大橋、非通航孔引橋及陸域引橋等。
其中,橋梁段共劃分S04至S07四個(ge) 合同段。深中通道項目S07合同段由中鐵大橋局集團公司承建,負責1.6公裏陸域引橋、全線非通航孔橋箱梁架設,以及全線40米、60米混凝土箱梁的預製施工。
深中通道60米混凝土箱梁共有155片,其中141片為(wei) 20米標準寬梁,14片為(wei) 20米至24米的變寬梁,采用單箱雙室截麵形式,最大梁寬24米,梁高3.5米。此次澆築的60米混凝土箱梁為(wei) 標準梁寬,澆築後重達2800噸。而此前已澆築的60米變寬梁最大重量達3180噸,梁體(ti) 頂部麵積相當於(yu) 4個(ge) 標準籃球場,堪稱“世界梁王”。
為(wei) 此,中鐵大橋局應用“物聯網+”、BIM及信息化等技術,打造了一個(ge) 智慧梁場,實現模板自動化、鋼筋部品化及混凝土生產(chan) 智能化,可以說是個(ge) 超大型的“產(chan) 梁智能超市”。
“智慧梁場”負責人魯慶表示,該梁場主要包含了混凝土加工、鋼筋加工、張拉壓漿、模板、中控等智能係統。梁體(ti) 在這裏都是整體(ti) 製造運輸,因此場地呈長條形布置,采用可移動式廠房以應對天氣變化,保證在雨天也可以在廠房內(nei) 進行製造。
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項目S07合同段項目經理張愛民介紹,截至8日,已完成261片海上非通航孔橋箱梁架設,計劃11月底前完成所有非通航孔箱梁架設。
據介紹,目前深中通道整體(ti) 建設進度過半,中山大橋已經合龍,伶仃洋大橋主纜索股已完成架設,海底沉管隧道E21管節順利完成水下對接,所有工序均有序高效推進,“海上長龍”如今已雛形初現。
深中通道項目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通車後,從(cong) 深圳到中山將由以往的2小時縮減為(wei) 30分鍾,兩(liang) 地同步進入“半小時生活交通圈”,對於(yu)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互聯互通,加速推動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