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發布時間:2022-10-09 10:49:00來源: 人民日報

  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教育時評)

  吳 丹

  “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er) 女為(wei) 祖國發展、民族繁榮不懈奮鬥。

  拳拳愛國之情,何以凝練為(wei) 強國之誌、轉化為(wei) 報國之行?愛國主義(yi) 教育是重要載體(t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yi) 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yi) 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新時代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需要緊密結合時代特征豐(feng) 富教育內(nei) 容、拓展教育途徑,把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於(yu) 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和各環節,為(wei) 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

  在學生群體(ti) 中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要堅持愛國、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高度統一。要結合中國國情和愛國主義(yi) 最新實踐,講清楚愛國與(yu) 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一致性,講清楚祖國的命運和黨(dang) 的命運、社會(hui) 主義(yi) 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內(nei) 容要落細、落小,教育載體(ti) 要可聞、可感,將以理服人與(yu) 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相結合,將課堂學習(xi) 與(yu) 專(zhuan) 業(ye) 實踐、社會(hui) 實踐相結合,積極拓展課堂內(nei) 外、網上網下多種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喜聞樂(le) 見的情景和方式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收獲成長。

  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是係統工程,要協同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育人力量,突出學生主體(ti) 地位,教育引導學生從(cong) 感性到理性、從(cong) 自在到自為(wei) 。加快構建大中小學一體(ti) 貫穿、循序漸進的教育體(ti) 係,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精心設計、逐步推進,講授方式上與(yu) 時俱進、入腦入心。同時不斷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氛圍營造和文化浸潤,在重大紀念日、重大曆史事件日開展紀念活動,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惡,自覺抵製損害國家榮譽的錯誤言行。

  新時代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既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又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引導廣大學生把“心之所係、情之所歸”的愛國之情,升華為(wei) “祖國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強國之誌,付諸為(wei) “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的報國之行。如此,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切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擔當。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相信廣大青少年會(hui) 在生動鮮活的愛國主義(yi) 教育中,進一步了解國情民情,強化責任擔當,在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砥礪奮鬥中展現青春力量,書(shu) 寫(xie) 精彩人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