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9月,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8.1萬件
中新網10月9日電 10月9日,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舉(ju) 辦“知識產(chan) 權這十年”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副局長胡文輝在會(hui) 上介紹,截至2022年9月,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08.1萬(wan) 件。
胡文輝指出,這十年,知識產(chan) 權助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更加有力。十年來,知識產(chan) 權法律製度不斷完善,保護力度不斷增強,“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民法典確立了依法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重大法律原則。專(zhuan) 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完成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與(yu) 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在線訴調對接機製,與(yu) 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強化知識產(chan) 權協同保護的意見》,與(yu) 司法部聯合開展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jue) 規範化建設試點工作,與(yu)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專(zhuan) 項行動,統籌推進嚴(yan) 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各項工作,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從(cong) 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提高了17分,進步巨大。
截至2022年9月,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個(ge) 月,發明專(zhuan) 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6.5個(ge) 月,商標注冊(ce) 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ge) 月,提前完成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審查周期壓減目標任務。專(zhuan) 利商標申請實現證書(shu) “電來電往”,公告公報信息實現“掌上查詢”,首批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集中發布,為(wei) 市場主體(ti) 享受便捷高效的知識產(chan) 權服務提供了指引。
這十年,知識產(chan) 權激勵創新創造更加有力。十年來,知識產(chan) 權創造量質齊升。2012年至2021年,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累計授權發明專(zhuan) 利395.3萬(wan) 件,年均增長13.8%,累計注冊(ce) 商標3556.3萬(wan) 件,年均增長25.5%。截至2022年9月,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08.1萬(wan) 件,其中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315.4萬(wan) 件,有效商標注冊(ce) 4152.3萬(wan) 件,累計批準地理標誌產(chan) 品2495個(ge) ,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6992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5.9萬(wan) 件。我國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經濟體(ti) 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國獨占2席,科技創新更加活躍。
這十年,知識產(chan) 權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加有力。十年來,知識產(chan) 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2012年至2021年,累計評出中國專(zhuan) 利金獎310項,獲獎項目新增銷售額超過2.5萬(wan) 億(yi) 元。2022年BrandFinance全球最具價(jia) 值品牌500強中,中國占84個(ge) ,比2012年增加52個(ge) ,總價(jia) 值達1.6萬(wan) 億(yi) 美元。截至2022年9月,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使用市場主體(ti) 達2萬(wan) 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年直接產(chan) 值超7千億(yi) 元。2012年至2021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累計2.19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長31.2%,超過進口增速近20個(ge) 百分點。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累計達1.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27.2%。知識產(chan) 權有力支撐了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區域特色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
這十年,知識產(chan) 權服務對外開放更加有力。十年來,知識產(chan) 權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我們(men) 成功推動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在中國設立辦事處,近距離為(wei) 中國用戶提供國際體(ti) 係相關(guan) 服務。推動第一個(ge) 在中國簽署並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加入了《工業(ye) 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ce) 海牙協定》和《馬拉喀什條約》,成為(wei) 知識產(chan) 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yu) 者和積極建設者。成功簽署《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yu) 合作協定》,推動實現中歐之間244個(ge) 地理標誌產(chan) 品的互認互保。持續深化“一帶一路”知識產(chan) 權合作和金磚國家知識產(chan) 權合作,深度參與(yu) 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不斷強化與(yu) 東(dong) 盟、非洲和拉美地區知識產(chan) 權交流,穩步拓展專(zhuan) 利審查高速路(PPH)合作,將知識產(chan) 權助力脫貧攻堅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結合,支持發展中國家知識產(chan) 權能力建設,中國知識產(chan) 權“朋友圈”不斷壯大。
這十年,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十年來,知識產(chan) 權管理體(ti) 製機製加快完善、人才培養(yang) 力度全麵加強、文化環境持續改善。2018年機構改革中,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新組建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實現了專(zhuan) 利、商標、原產(chan) 地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集中統一管理以及專(zhuan) 利、商標的綜合執法,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知識產(chan) 權與(yu) 質量管理、標準化、反壟斷、藥品監管等工作的協調性明顯增強。布局建設江蘇、廣東(dong) 、河南、湖北、天津、四川等6個(ge) 京外專(zhuan) 利審查協作中心,指導建設廣州、上海、重慶、濟南、鄭州等5個(ge) 地方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專(zhuan) 利、商標審查員總數近2萬(wan) 人。知識產(chan) 權人才隊伍規模已達70餘(yu) 萬(wan) 人,取得專(zhuan) 利代理師資格人數達6萬(wan) 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中增加“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人員”類別。國家層麵的經濟職稱係列中增設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2022年)》中新設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全國知識產(chan) 權宣傳(chuan) 周、中國國際專(zhuan) 利技術與(yu) 產(chan) 品交易會(hui) 、中國國際設計博覽會(hui) 等知識產(chan) 權品牌活動定期舉(ju) 辦。《中國專(zhuan) 利》《國之利器》《緣來桑植》等展示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實踐的優(you) 秀作品,《鄭成思知識產(chan) 權文集》《知識產(chan) 權經典譯叢(cong) 》等理論書(shu) 籍相繼推出,推動全社會(hui) 尊重和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意識明顯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