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極端天氣致災頻率和強度在增加

發布時間:2022-10-10 11: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 闞楓)“極端天氣的頻發,可能是一個(ge) 未來較長時間我們(men) 要麵臨(lin) 的問題,大家要對此投入更大的關(guan) 注。”中國氣象服務協會(hui) 會(hui) 長、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麵對麵”專(zhuan) 訪時表示。

  今年夏天,中國南方經曆了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長江流域發生嚴(yan) 重夏秋連旱,有網友調侃“全球變暖年年喊,今年體(ti) 感最明顯”。

  大眾(zhong) 感受的“熱”與(yu) 全球變暖的“暖”之間有什麽(me) 關(guan) 係?許小峰說,人們(men) 常說的氣候變化的確是以變暖為(wei) 特征,但是這種“暖”跟今年民眾(zhong) 感受到的“熱”並不能簡單劃等號。

  “以100年為(wei) 單位,全球平均氣溫增高了1.2℃,這種變暖是一個(ge) 緩慢上升過程,不是每天都能直觀感受到,但是會(hui) 反映在冰川積雪融化、海平麵上升等很多方麵。”

  許小峰表示,今年夏天,民眾(zhong) 感受到的破極值的罕見高溫,其實是氣候變暖背景下的極端天氣頻次增加的結果。這種極端天氣可能表現為(wei) 極端強降雨,比如去年的鄭州暴雨,也可能表現為(wei) 極端高溫少雨,比如今年南方發生的大範圍嚴(yan) 重幹旱。

  如專(zhuan) 家所言,去年,中國北方降水量達到曆史第二多,京津冀年降水量則為(wei) 曆史最多,河南等地還出現了曆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民眾(zhong) 疑惑,反常的極端天氣是否會(hui) 成為(wei) 未來的常態?

  “極端天氣的致災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而且呈現出異常特征。”許小峰舉(ju) 例,去年河南暴雨發生之前,1949年以來河南曾出現過5次全省性的強降雨過程,但去年的暴雨過程,河南累計雨量最大值、小時最大降水量及日雨量都大於(yu) 上述5次過程,均突破極值。

  他介紹,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IPCC)發布的報告中,已經給出一個(ge) 明確結論,即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增加,“比如,世界氣象組織今年作出一個(ge) 預判,高溫天氣或將成為(wei) 歐洲夏季的標配,氣候變化引發的高溫頻發趨勢將至少持續至2060年。”

  許小峰介紹,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的發生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並非一年兩(liang) 年就能過去,今年是高溫,明年會(hui) 遇到哪種類型的極端天氣尚難確定。

  許小峰還提醒,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頻發還會(hui) 有衍生問題。例如,今年夏天的川渝地區的幹旱,這裏本來是水力發電非常豐(feng) 富的地區,今夏的罕見高溫少雨,猝不及防地導致了華西地區的水力發電緊張,對民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帶來了影響。

  “千萬(wan) 不要認為(wei) 氣候變化隻是一個(ge) 溫度問題,它會(hui) 對人類生存帶來係統性挑戰。”許小峰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