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嶺何以成為黃河中遊特有動植物種類最豐富地區?
中新網鄭州10月9日電 (記者 劉鵬)記者9日從(cong) 中共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召開的“河南這十年”生態文明建設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345處。其中,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經過五年多的集中攻堅整治後,如今已成為(wei) 黃河中遊特有動植物種類最豐(feng) 富的地區。
從(cong) 早年野生珍禽途經河南歇腳,到如今中華秋沙鴨、疣鼻天鵝等大批珍稀動物紛紛安家河南,由此可見河南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那麽(me) ,近年,河南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麵做了哪些工作?
當日發布會(hui) 上,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王朝軍(jun) 通報說,近年來,河南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you) 化生態安全屏障,以加快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河南。
從(cong) 1980年河南設立第一個(ge) 自然保護區以來,到目前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345處,全省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和80%的典型生態係統均納入了保護範圍。
自2017年以來,河南聯合有關(guan) 部門連續五年開展了“綠盾”自然保護地專(zhuan) 項行動,推動了全省自然保護區500多個(ge) 問題得到有效整改,保護區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地處豫、陝兩(liang) 省交界的三門峽靈寶市西部的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麵積15160公頃,是河南省森林生態係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nei) 分布有國家二級以上重點保護植物13種,國家二級以上重點保護動物27種。區內(nei) 還有5條黃河一級支流,是黃河中遊重要生態保護屏障和水源涵養(yang) 地。
由於(yu) 小秦嶺是我國重要的金礦床密集區,也是全國第二大黃金生產(chan) 基地,曆史開采對其造成了嚴(yan) 重的生態環境破壞。
為(wei) 推進小秦嶺礦區治理和生態修複,河南官方專(zhuan) 門出台了《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一區一法”,使得小秦嶺保護區管理邁上了規範化、法製化道路。
經過五年多的集中攻堅整治,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現了生態環境曆史性變化,如今已成為(wei) 黃河中遊特有動植物種類最豐(feng) 富的地區。在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hui) 上,小秦嶺的生態修複治理經驗作為(wei) 典型案例向世界發布。
王朝軍(jun) 說,在持續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河南每年均會(hui) 圍繞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開展宣傳(chuan) 活動,推動全社會(hui) 關(guan) 注和參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開展一係列生物多樣性基礎研究工作,比如啟動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yu) 評估項目,開展秦嶺、太行山、大別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等工作。
王朝軍(jun) 表示,“十四五”時期,河南將不斷完善各類自然生態保護地的監督監管製度,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為(wei)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生態強省提供堅實保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