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廢渣作催化劑,低本高效治理大氣汙染
24.5億(yi) 元
目前,脫硝工程已在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全國280多家火電、建材、化工行業(ye) 應用,近五年新增經濟效益24.5億(yi) 元。
◎本報記者 金 鳳 通訊員 楊 芳
“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jue) 定了我國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在很長時間內(nei) 難以得到根本改變。如何科學地、最大限度地降低煤在燃燒過程中產(chan) 生的大氣汙染和CO2排放,是環境科技工作者必須關(guan) 注和解決(jue) 的重大問題。”在南京工業(ye) 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沈嶽鬆看來,“煤改氣”是減汙降碳的重要發展舉(ju) 措之一。
然而,煤改氣過程中高溫型氮氧化物排放會(hui) 增加,而氮氧化物是形成PM2.5、酸雨、霧霾和臭氧等汙染物的重要前體(ti) 物。因此,氮氧化物治理,也就是“脫硝”是大氣汙染長久治理的重點,也是“十四五”期間控製PM2.5和臭氧等多汙染物的關(guan) 鍵。
日前,由沈嶽鬆主持的項目《輕稀土基整體(ti) 蜂窩式煙氣脫硝催化劑的關(guan) 鍵技術及產(chan) 業(ye) 化應用》,在2022年度中國化工學會(hui) 科學技術獎評審中獲得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探索將稀土鈰用於(yu) 煙氣脫硝
“對於(yu) 當前的大氣汙染治理來說,脫硝任務更加突出,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是當前耗能產(chan) 業(ye) 亟待解決(jue) 的難題。”沈嶽鬆介紹,煙氣脫硝治理的關(guan) 鍵在於(yu) 應用高效脫硝催化劑。在此方麵,我國前期引進、消化吸收了國外釩基脫硝催化劑技術,雖然部分緩解了氮氧化物的汙染,但因其活性組分五氧化二釩屬水溶性劇毒物質,它不僅(jin) 在生產(chan) 使用中,而且在廢棄後仍具高毒性。如果廢棄,會(hui) 威脅環境安全,難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水溶性五氧化二釩用於(yu) 脫硝催化劑還存在三個(ge) 弊端。”沈嶽鬆介紹,五氧化二釩在脫硝過程中會(hui) 將煙氣中存在的二氧化硫高效催化氧化為(wei) 三氧化硫,低溫時三氧化硫又易與(yu) 氨反應生成大量硫銨鹽;其次,五氧化二釩高溫揮發性會(hui) 造成二次汙染和催化劑失活,不適用高溫脫硝;再次,廢棄有毒釩基催化劑已於(yu) 2014年被生態環境部列入危廢監管,無害化處理費用高。
因此,研發環境友好型脫硝催化劑成為(wei) 全世界環保的共同需求。
南京工業(ye) 大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祝社民介紹,就脫硝催化劑而言,目前有貴金屬、分子篩和金屬氧化物等三大類,但貴金屬催化劑動輒每立方米近百萬(wan) 元,分子篩脫硝催化劑又易發生灰堵,而金屬氧化物成本低、熱穩定性高、抗中毒能力強,可以逐步取代貴金屬成為(wei) 有發展前景的煙氣脫硝催化材料。
“稀土鈰在我國具有高豐(feng) 度、價(jia) 廉等特點。”祝社民表示,輕稀土鈰是開采重稀土時產(chan) 生的廢渣,亟須進行高值化利用。而二氧化鈰的高豐(feng) 度、環境友好、廉價(jia) 及其獨特的氧化還原性質,使它進入學者們(men) 的研究視野。但二氧化鈰的酸性弱、高溫水熱穩定差和活性窗口窄等缺點,讓它不能直接用於(yu) 替代五氧化二釩。
2005年沈嶽鬆攻讀碩士學位時,便在導師祝社民的指導下,開始研究稀土基催化劑,並對稀土鈰“一往情深”。稀土鈰具有脫硝所必備的獨特氧化還原性質,且組分對環境友好,有替代五氧化二釩的可能性。
為(wei) 使稀土二氧化鈰既能替代五氧化二釩成為(wei) 脫硝催化劑,又能克服自身弊端,沈嶽鬆領銜團隊走上了化學催化與(yu) 材料科學融合創新之路。
三個(ge) 創新點助稀土基催化劑實現大規模應用
近二十年的時間,沈嶽鬆逐漸掌握稀土鈰的性能,率先提出並成功研製了以其為(wei) 主活性組分的綠色高效脫硝催化劑,通過三個(ge) 創新發明點揚長補短,實現了稀土基催化劑全生命周期綠色高效脫硝和大規模工業(ye) 應用。
首先,團隊創建了高效鈰基複合氧化物脫硝催化劑新體(ti) 係,實現煙氣脫硝催化劑的環境友好,為(wei) 高豐(feng) 度稀土鈰高附加值利用開辟了新路徑。
“通過鋯等助催化元素的強相互作用,增強催化劑的固體(ti) 表麵酸性,弱化了二氧化硫的吸附與(yu) 轉化,增強了催化劑抵抗硫氧化物毒化的能力,使得稀土基催化劑較之釩基催化劑的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的轉化率降低了60%。”沈嶽鬆介紹,新型稀土基係列催化劑脫硝效率高,活性溫度寬,使用壽命超過5年,顯著優(you) 於(yu) 商用中溫釩基催化劑。
其次,團隊發明了整體(ti) 蜂窩式脫硝催化劑的關(guan) 鍵製備技術,解決(jue) 了蜂窩催化劑的高活性與(yu) 高強度難以並存的問題,實現了載體(ti) 鈦白粉的國產(chan) 化。
“我們(men) 提升了材料強度和催化活性,使稀土基催化劑的強度、硬度較之釩基催化劑提高了2—3倍。”團隊成員、教授級高工王誌民介紹,釩基催化劑在脫硝反應器隻能承受小於(yu) 1.5兆帕壓力,而稀土基催化劑抗壓強度至少可達3兆帕。通過化學修飾、納米改性,團隊提升了國產(chan) 鈦白粉性能,既解決(jue) 了其脊性成型難問題,又使原料成本下降了20%。
再次,團隊開發了輕稀土基催化劑的應用與(yu) 再生利用技術,實現了稀土基催化劑在不同工況下脫硝低氨逃逸的高效穩定運行和循環再生。
“我們(men) 開發了提前響應噴、閉氨的方法,實現了稀土脫硝催化劑在波動工況下儲(chu) 、釋氨性能的高效穩定。”沈嶽鬆介紹,他們(men) 還研發了失活催化劑負壓清灰、超聲水洗及活性修複等係列再生新工藝及裝備,二次脫硝成本降低40%。同時,他們(men) 將廢棄的稀土催化劑資源化製備成多孔陶瓷膜催化劑、鈦基紡織瓷及催化膠結電石渣磚等。“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環境,我們(men) 變廢為(wei) 寶,使廢渣再次發揮作用,實現了稀土催化劑的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他說。
團隊成員陳英文教授介紹,2016年,稀土基脫硝催化劑被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和環境保護部三部委聯合指定為(wei) 釩基脫硝催化劑的替代品,脫硝工程已在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全國280多家火電、建材、化工行業(ye) 應用,近五年新增經濟效益24.5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