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海畜牧業大縣見聞:牛羊可托買、托賣,欲試水網絡競拍交易

發布時間:2022-10-12 15: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0月12日電 題:青海畜牧業(ye) 大縣見聞:牛羊可托買(mai) 、托賣,欲試水網絡競拍交易

  作者 馬文莉 張添福

  供銷兩(liang) 旺,投入使用至今交易額已達2.4億(yi) 元;搭建平台,牧戶、商販實現交易自由;場地分明,綜合服務區、活畜交易區和病體(ti) 隔離區應有盡有……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活畜交易集散中心,牧民的吆喝聲、買(mai) 賣雙方的討價(jia) 還價(jia) 聲、牛羊的叫聲,現場交易好不熱鬧。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平均海拔3600米。河南縣也是純牧業(ye) 縣,該縣擁有可利用草場約913萬(wan) 畝(mu) ,是全國麵積最大的有機畜牧業(ye) 生產(chan) 基地。

  走進偌大的活畜交易集散中心,記者看到滿載牛羊的車輛經過消毒、驗證、檢疫後,工作人員將車輛引導至相應區域,買(mai) 賣雙方可選擇委托式交易,交易成功後,直接在結算室進行結算。

  河南縣活畜交易集散中心是當地重要的牛羊交易地,吸引周邊州縣民眾(zhong) 買(mai) 賣牲畜。但凡營業(ye) 消息一出,交易市場便入駐了“賣家”,買(mai) 賣交易量也隨之攀升。

  開業(ye) 時間不久,該中心已經紅火起來,有的牧戶向市場投放牲畜,有的牛羊販子向市場托養(yang) 牛羊,有的商販思慮再三,定下大單,也有前來打探行情的民眾(zhong) 。

  據悉,河南縣活畜交易集散中心占地63.02畝(mu) ,總投資3750萬(wan) 元,這裏有牲畜“托養(yang) 所”,配有牛羊圈養(yang) 棚、飼草棚等基礎設施,為(wei) 牧民提供托養(yang) 、檢疫、售賣一條龍服務,是高效電算化的綠色有機高標準的活畜交易集散平台。

  該中心每日平均日交易量達1500頭(隻),其中牛500頭、羊1000隻,歐拉羊、澤庫羊、雪多犛牛尤其受商販青睞,交易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毗鄰縣域,真正實現“建一處市場、活一片產(chan) 業(ye) 、富八方群眾(zhong) ”的目標。

  該中心的牛羊交易區內(nei) ,來自山東(dong) 、甘肅及青海各地的商販精挑細選、討價(jia) 還價(jia) ,牧民正在數著已售出牲畜的貨款。

  來自甘肅臨(lin) 夏的托買(mai) 中介人韓胡賽說:“我老板的20頭牛一共賣了15萬(wan) 元,一早上就賣完了,我自己賺了中介費2000塊,感謝政府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這麽(me) 好的平台。”

  交易中,青海西寧的商販馬先生和牧戶成交了一筆300隻羊的“大單子”。

  裝車現場,有人作標記,有人負責裝車。“這是我第一次買(mai) 澤庫羊,交易市場內(nei) 牛羊多,質量好,選擇性強,也省了我一趟趟各地收購的成本。今天大有收獲,一次性買(mai) 了300隻羊。”馬先生說。

  “我養(yang) 了一輩子的羊,每年都會(hui) 售出一批,目前家裏還有300多隻。”多傑才讓是此次澤庫羊銷售的受益者之一,“以前都等著羊販子到家裏收羊,或者拉到更遠的地方賣。現在有了活畜交易市場,貨主多、選擇多,一次性賣出羊的數量也多了,價(jia) 格也公道合理。”

  河南縣活畜交易集散中心是河南縣第一家縣級活畜交易中心,它拉近了市場、商販、牧民之間的距離。從(cong) 此銷售有路、致富有望,這一切源於(yu)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有效銜接。

  奔波在交易區的公保東(dong) 智是河南縣有機辦主任,在交易中心,他時而管理市場,甚至熱心幫助牧民討價(jia) 還價(jia) 。“交易市場不止買(mai) 賣,還有托買(mai) 、托賣、托養(yang) 以及信息共享,短短的一個(ge) 月時間吸納了眾(zhong) 多牛羊牧戶和商販,這裏牛羊價(jia) 格透明、膘肥體(ti) 壯,工作人員服務到位,牧民參與(yu) 其中。”

  “下一步,中心將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交易管理平台優(you) 勢,開展青甘川三省交易區動物疫病防疫檢測,創新活體(ti) 牛羊網絡競拍交易方式,逐步建立適合市場經濟條件的購銷和價(jia) 格體(ti) 製。”公保東(dong) 智說。

  “活畜交易集散中心的運行將推動全縣畜牧業(ye) 的繁榮與(yu) 發展,有助於(yu) 提高全縣生態有機畜牧業(ye) 集約化、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發展。交易集散中心的建成拓展了當地支柱產(chan) 業(ye) 的銷售渠道,也提供了就業(ye) 崗位,帶動河南縣畜牧業(ye) 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河南縣政府副縣長德卻說。

  當地牧民們(men) 說,一個(ge) 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畜交易集散中心,讓牲畜從(cong) “賣不了、賣不好”變成“賣得好、賣得遠”。(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