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之路正揚帆:建設文化強國,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建設文化強國,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評論員觀察)
——強國之路正揚帆
建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推進《複興(xing) 文庫》等文化工程;《長津湖》《山海情》等優(you) 秀影視作品廣受好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不斷推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紮實推進,我國精神文化產(chan) 品供給質量明顯提升,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hui) 凝聚力向心力極大提升。
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黨(dang) 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ge) 新的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並列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四個(ge) 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製度確立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體(ti) 係的一項根本製度,把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推動文化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從(cong) 係統梳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到開展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宣傳(chuan) 教育,弘揚革命文化,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再到深化文化體(ti) 製改革,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在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中,文化領域呈現出“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的生動圖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現在是距離中華民族文化複興(xing) 最近的一個(ge) 時代。我們(men) 自信起來了。”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的恢弘氣象極大展現,中國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極大增強,為(wei) 新時代開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新局麵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shu) 館3000多個(ge) 、文化館3000多個(ge) ,鄉(xiang) 鎮(街道)文化站4萬(wan) 多個(ge) ,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萬(wan) 多個(ge) ,農(nong) 家書(shu) 屋58萬(wan) 餘(yu) 家。在城市,“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等文化空間成為(wei) 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在鄉(xiang) 村,文化服務中心將農(nong) 技知識、書(shu) 報電影等送到農(nong) 民群眾(zhong) 身邊;在線上,數字文娛、雲(yun) 端展覽讓觀眾(zhong) 足不出戶就能獲得精神食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覆蓋城鄉(xiang) 、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加快構建,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享受到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yu) 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從(cong)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到出席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從(cong) 推進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到加強人文交流合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積極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中華文明新發展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新增量。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men) 要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理念,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展示好豐(feng) 富多彩、生動立體(ti) 的中國形象。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總是以文化的興(xing) 盛為(wei) 強大支撐;一個(ge) 時代的進步,總是以文化的繁榮為(wei) 鮮明標識。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必須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自覺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更為(wei) 強大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為(wei) 做好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提供強大的價(jia) 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人民日報 崔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