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華全媒+|10年來,西藏糧食產量穩步提升

發布時間:2022-10-14 14:52: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拉薩10月13日電(記者格桑邊覺)深秋時節,遍地金黃。這幾天,56歲的玉傑剛忙完秋收。看著滿倉(cang) 的青稞、小麥等糧食,他心滿意足。

  玉傑是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xiang) 村民,家裏有20多畝(mu) 地。“現在的青稞產(chan) 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都是機械化收割,效率特別高。”他說。

  青稞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糧食作物。十年來,西藏農(nong) 業(ye) 部門大力培育和普及青稞良種,其中“喜馬拉雅22號”“藏青2000”具有高產(chan) 、抗病能力強等優(you) 點,是主要普及的青稞良種。

  “青稞良種是鄉(xiang) 裏免費發放的,不用交錢。”玉傑告訴記者,自從(cong) 良種在全村普及後,青稞產(chan) 量就提高了許多,畝(mu) 產(chan) 近400公斤。數據顯示,2021年,西藏推廣種植青稞良種198.19萬(wan) 畝(mu) ,覆蓋率達90.8%。

  受氣候、地勢影響,西藏中低產(chan) 農(nong) 田比例高,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成為(wei) 製約糧食產(chan) 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wei) 此,西藏實施耕地改造,通過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完善農(nong) 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全方位提升耕地質量,進而不斷提高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的供給能力,夯實糧食安全。

  日喀則市青稞產(chan) 量約占西藏全區的50%,被稱為(wei) “西藏的糧倉(cang) ”。近年來,該市持續推進田間設施改造,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63.46萬(wan) 畝(mu) ,水利設施更加完善、規範。

  28歲的普尼瑪來自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聶日雄鄉(xiang) 德日村,家有30多畝(mu) 地。“以前地塊不規則,不利於(yu) 機械化耕作,加之土層薄,農(nong) 田肥力不夠。”他說,如今家裏的農(nong) 田土地平整,灌溉耕種方便;土質肥沃,糧食產(chan) 量有了很大提升。

  良種普及、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舉(ju) 措穩步提升了西藏糧食產(chan) 量。西藏自治區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西藏糧食的年產(chan) 量由2012年的94.90萬(wan) 噸增加至2021年106.15萬(wan) 噸,年產(chan) 量連續7年超過100萬(wan) 噸,年均增長1.3%;青稞產(chan) 量由2012年的63.71萬(wan) 噸增加至2021年的80.12萬(wan) 噸,年均增長2.6%。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杜傑表示,2022年西藏的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均高於(yu) 去年,糧食豐(feng) 收已成定局。(新華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