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養老服務政策 養老產業迎發展新機遇
記者 王可 見習(xi) 記者 李夢揚
上海日前發布的《上海市健康老齡化行動方案(2022-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人均健康預期壽命≥71歲,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家庭病床總建床數占常住人口比例≥3%。,失能、高齡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90%。
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城市與(yu) 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表示,《行動方案》提出了較多“醫養(yang) 結合”相關(guan) 政策,預計未來會(hui) 有進一步的鼓勵政策或支持社會(hui) 力量來參與(yu) 到養(yang) 老服務中,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
因地製宜出台養(yang) 老政策
近期,多地出台養(yang) 老服務相關(guan) 政策,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受關(guan) 注。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完善,老年健康保障製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hui) 環境更加友善,老年健康服務供給有效增加,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老年健康服務質量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10月10日,北京創新完善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啟動。針對大城市居家養(yang) 老痛點難點,此次試點提出依托養(yang) 老管家鏈接整合老年人周邊各類服務主體(ti) 、服務資源,為(wei) 老年人提供質優(you) 價(jia) 廉、可持續可信賴的居家照護服務綜合解決(jue) 方案。
黑龍江省日前發布的《黑龍江省養(yang) 老托育服務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行動方案(2022-2026年)》指出,到2026年,全麵建立與(yu) 人口老齡化進程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養(yang) 老托育服務體(ti) 係,加快形成智慧養(yang) 老托育服務新業(ye) 態,讓群眾(zhong) 更好地享有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xiang) 的優(you) 質養(yang) 老托育服務,“一老一小”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
周海旺稱,目前全國多個(ge) 城市正在因地製宜出台適合自身經濟和人口結構的養(yang) 老服務政策,探索構建符合本地實情、多類型的養(yang) 老服務模式,更加高效地對接老年人的需求。
我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廣闊。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hui) 發布的《中國老齡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規模將從(cong) 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106萬(wan) 億(yi) 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我國將成為(wei) 全球老齡產(chan) 業(ye) 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中國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於(yu) 2025年有望增長至9.9萬(wan) 億(yi) 元,2021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5.1%。
科技助力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政策中頻頻出現“居家養(yang) 老”“智慧養(yang) 老”“醫養(yang) 結合”等關(guan) 鍵詞。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醫養(yang) 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智慧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發展健康管理類、養(yang) 老監護類、康複輔助器具類、中醫數字化智能產(chan) 品及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產(chan) 品,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yang) 老需求。
目前,我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方興(xing) 未艾,科技進步不斷推動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發展。智慧養(yang) 老是通過開發運用智能硬件與(yu) 軟件,利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為(wei) 老人提供更加優(you) 質便捷的養(yang) 老產(chan) 品和服務。智慧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吸引了許多企業(ye) 逐步介入,利用前沿技術開發出多種應用場景。
9月21日,誌晟信息公告稱,公司擬與(yu) 秦皇島北戴河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簽訂對外投資協議,就雙方在北戴河新區投資智慧養(yang) 老設備生產(chan) 製造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其中固定資產(chan) 投資金額預計不低於(yu) 1.25億(yi) 元。
延華智能在9月8日披露的投資者關(guan) 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公司已經參與(yu) 和承接了養(yang) 老建築的智能化設計、智慧養(yang) 老項目,積極布局區域智慧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
萬(wan) 達信息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nei) 完成“雲(yun) 上貴州”全省養(yang) 老服務雲(yun) 平台、江蘇省智慧養(yang) 老項目的驗收工作,幫助省級民政部門實現全省養(yang) 老服務大數據的歸集和利用,提升當地民政部門對養(yang) 老服務監管的能力。
7月13日,京東(dong) 推出言犀2.0,其中針對養(yang) 老場景發布了智慧養(yang) 老解決(jue) 方案。該方案通過終端感知設備、老年人數據庫以及人工智能的關(guan) 懷和交互能力,聯動政府部門、社區、養(yang) 老機構等共同建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實現老年人實時的健康管理,7*24小時服務在線。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科研助理王瀟湘表示,根據關(guan) 於(yu) “十四五”時期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前瞻性、規劃性政策文件的整理,進一步發現醫養(yang) 結合、普惠養(yang) 老和智慧養(yang) 老是“十四五”時期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以及養(yang) 老金融發展的創新路徑。其中,智慧養(yang) 老推動養(yang) 老服務產(chan) 業(ye) 向智能化、精準化、多樣化發展,預計2022年我國智慧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規模將突破5萬(wan) 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