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物流產業規模居世界前列
中新網天津10月17日電 題:《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物流產(chan) 業(ye) 規模居世界前列
作者 孫玲玲
日前,由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編、世界著名科技出版公司Springer出版的《中國現代物流發展報告》英文版(以下簡稱《報告》),麵向全球正式發行。近日,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肖建華教授、王玲副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報告英文版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向海外發行的中國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至今已連續出版12部,下載量超過10萬(wan) 次,成為(wei) 全球了解中國物流市場與(yu) 政策的重要窗口與(yu) 平台。
物流產(chan) 業(ye) 規模居世界前列
“從(cong) 2012到2021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和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分別從(cong) 177.3萬(wan) 億(yi) 元和9.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35.2萬(wan) 億(yi) 元和16.7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速分別高達7.3%和6.6%,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物流市場。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從(cong) 410.04億(yi) 噸和17.38萬(wan) 億(yi) 噸公裏增長至529.7億(yi) 噸和22.36萬(wan) 億(yi) 噸公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wei) 2.9%和2.8%。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從(cong) 107.8億(yi) 噸和1.8億(yi) TEU,增長到155.5億(yi) 噸和2.8億(yi) TEU,年均增長率分別高達4.2%和5.0%。快遞業(ye) 務量從(cong) 56.9億(yi) 件增加到1083億(yi) 件,增長達到了19倍,年均增速高達38.7%。2014年,中國快遞市場以139.6億(yi) 件的業(ye) 務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至今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肖建華表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和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大幅增長,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及周轉量、水路貨運量及周轉量等指標均居世界第一;港口規模居世界第一,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海運船隊運力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民航貨郵周轉量居世界第二;快遞市場規模連續8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成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物流大國。
智慧物流技術全球領先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是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煙台港借助自主研發幹散貨專(zhuan) 業(ye) 化碼頭全流程全自動控製係統,是全球首個(ge) 真正意義(yi) 上的專(zhuan) 業(ye) 化幹散貨全自動碼頭。”王玲向記者介紹,中國已建成10餘(yu) 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另有多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建,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首位,核心技術達世界領先水平。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在中國物流領域中加速推廣應用,智慧物流已經成為(wei) 中國物流行業(ye) 發展的新引擎。同時,隨著倉(cang) 儲(chu) 設備技術集成程度的進一步提高,智能倉(cang) 儲(chu) 物流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AGV、自動存取機器人、自動識別和自動分揀係統等先進物流設備也在加速應用。
中國成為(wei) 全球海運連通性最好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UNCTAD)發布的《2021年世界海運發展評述報告》,中國班輪運輸連通性指數(Liner Shipping Connectivity Index, LSCI)目前位列全球第一;在船舶到達量排名前30位的經濟體(ti) 中,中國幹散貨碼頭高度機械化,卸貨速度最快,達到每分鍾23噸。根據世界銀行和S&P Global發布的2021年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中國6個(ge) 港口位列世界前25位。”王玲表示,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專(zhuan) 業(ye) 化碼頭裝卸作業(ye) 效率、百米岸線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均為(wei) 世界領先。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海運連通性最好的國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