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海洋大學畢業生工業化科學入局陸地養蝦 耗水量僅為傳統的1/10

發布時間:2022-10-18 11:0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對水溫、環境要求極高的南美白對蝦,能否在一年四季溫差極大的上海陸地上養(yang) 活、養(yang) 好?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從(cong) 上海海洋大學獲悉,該校多名校友在上海崇明科學養(yang) 蝦,開辟了一條“陸地養(yang) 蝦”的致富新路子。

  這兩(liang) 天,上海開始降溫,但崇明島上的養(yang) 蝦基地內(nei) ,一尾尾南美白對蝦仍在室內(nei) 養(yang) 殖池裏愜意遊動。和傳(chuan) 統蝦塘不同,這些蝦塘都位於(yu) 工廠內(nei) 部的養(yang) 殖池,池底帶有加熱設備,水溫全年控製在28℃-30℃之間。

  2018年畢業(ye) 於(yu) 上海海洋大學的陳偉(wei) 是這個(ge) 養(yang) 蝦基地上養(yang) 蝦團隊的一名成員,“我本身是從(cong) 農(nong) 村出來的,也想著要回到農(nong) 村、做點實事。既然是學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的,還是希望紮根大地”。今年7月,陳偉(wei) 所在的團隊迎來了“收獲”,第一批南美白對蝦順利在上海市區上市。

  傳(chuan) 統蝦塘多在露天,在鄉(xiang) 間泥地上挖坑填水,養(yang) 的也多是草蝦和南美白對蝦等品種。把蝦苗丟(diu) 進去以後,養(yang) 殖戶往往都不會(hui) 再進行管理。如果對產(chan) 量有要求,就會(hui) 再喂點餌料,補點水,有條件的會(hui) 增加一些增氧設備。傳(chuan) 統蝦塘靠天吃飯,受環境影響大,因此,土塘養(yang) 殖的產(chan) 量並不高。

  陳偉(wei) 所在的基地屬於(yu) 淡水區域。他們(men) 采用的養(yang) 殖用水為(wei) 一定比例的淡水和鹽鹵調配而成的“半鹹水”,或通過海水配方調配的人工海水,人工創造了養(yang) 殖基本條件。3年來,團隊研發了一係列裝備和養(yang) 殖生產(chan) 工藝,同時采用了“生物水處理技術”和“人工濕地技術”相結合的養(yang) 殖技術,養(yang) 殖用水實現車間內(nei) 部循環使用,部分排放的養(yang) 殖尾水經過“人工濕地技術”處理後進行尾水回用,耗水量是傳(chuan) 統的“流水養(yang) 殖模式”的1/10。

  除陳偉(wei) 以外,團隊還有兩(liang) 名核心成員孫習(xi) 武、莊保陸,他們(men) 都畢業(ye) 於(yu) 上海海洋大學。孫習(xi) 武目前是該項目的負責人,莊保陸負責該項目的裝備研發和工藝設計及優(you) 化,他們(men) 對水產(chan) 養(yang) 殖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為(wei) 實現強排汙,莊保陸不斷試錯,通過無數個(ge) 日夜的摸索,最終研發了以氣提推流裝置與(yu) 中央集排汙裝置為(wei) 核心的養(yang) 殖池係統,可以及時有效去除養(yang) 殖水體(ti) 中的糞便、殘餌等顆粒物,同時水體(ti) 中的生物絮團濃度能夠維持在僅(jin) 夠去除氨氮等對蝦排泄汙染物的水平,低濃度的生物絮團也有利於(yu) 大幅度降低增氧所需的能耗,提高係統的生物承載能力。

  南美白對蝦一般在150-180天可達到育種階段,為(wei) 了充分認識和了解對蝦的生長,陳偉(wei) 從(cong) 種蝦養(yang) 殖繁育、幼體(ti) 育苗、小苗標粗、青年蝦管理和大蝦養(yang) 殖各個(ge) 環節進行了係統性實踐和摸索。團隊還建立了日常生產(chan) 數據庫和分析平台,平台強大的數據積累能力和可視化分析能力最終會(hui) 給出最優(you) 的養(yang) 殖解決(jue) 方案和標準流程。

  對蝦是較為(wei) 低等的生物,其自身免疫係統並不強大,抗病能力相對較弱,一旦感染病毒、致病菌或寄生蟲將導致大麵積損耗,幾乎無法采取治療等補救措施,給養(yang) 殖戶帶來慘重損失。

  “在生產(chan) 過程中,曾經有苗種攜帶病毒進入了養(yang) 殖係統,導致好幾個(ge) 批次養(yang) 殖失敗,生產(chan) 係統重啟。”陳偉(wei) 介紹,為(wei) 了解決(jue) 苗種病害問題,團隊強化了源頭管控。

  團隊和苗種大場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做好苗種篩選工作,同時外購蝦苗在進場前需經過苗場檢測和自檢,初步確認沒有自帶致病因子。團隊還研發並自建隔離檢疫係統和自建病害檢測實驗室,外購蝦苗進場後在隔離檢疫係統留觀5-7天,其間經過兩(liang) 次檢測分析,再次確認無病害後才能進入苗種標粗養(yang) 殖係統。在苗種標粗養(yang) 殖階段,再進行一次檢測,確認無病害後進入商品蝦養(yang) 殖階段,這樣的係統工藝模式對產(chan) 業(ye) 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yi) 。

  “我們(men) 現在的工業(ye) 化養(yang) 蝦屬於(yu) 設施農(nong) 業(ye) 範疇,是典型的‘新農(nong) 業(ye) ’。”未來,他希望能夠繼續提升工藝水平,把蝦的養(yang) 殖做到穩產(chan) 、高產(chan) ,“我想把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管理方案推廣到活蝦供應稀缺的內(nei) 陸、北方地區,尤其是我的家鄉(xiang) 貴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