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脫發經濟AB麵:大蛋糕與智商稅

發布時間:2022-10-20 15:36:00來源: 北京商報

  在北京地鐵10號線上,“治脫又生發,振東(dong) 達霏欣”的廣告語橫鋪整節車廂。在多個(ge) 中高端社區的分眾(zhong) 電梯廣告裏,也難以忽視“脫發白發就找黑奧秘”的廣告。隨著熬夜、工作壓力增大,脫發不再是男性等群體(ti) 的專(zhuan) 屬標簽,“禿頭少女”“第一批‘95後’已經禿了”等熱詞湧入人們(men) 的視線,這折射出的是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麵對2.5億(yi) 脫發人群撐起的千億(yi) 市場,OTC藥廠、植發機構以及頭發理療連鎖品牌相繼布局,試圖從(cong) 多個(ge) 維度在這一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三人行,必有一人脫發”

  “最近一直在用的產(chan) 品叫密發粉,就是用物理的辦法把你的頭皮塗黑。今天我就用了,唯一的問題就是最好不要出汗……”1994年出生的脫口秀演員王勉在一檔節目上用風趣幽默的方式,道出了當下年輕人的脫發現象。

  脫發已不再是中年人、老年人的標簽,而是離年輕人越來越近。灼識谘詢報告顯示,國內(nei) 脫發人群的低齡化趨勢明顯,60%的人在25歲就出現了脫發跡象,30歲前脫發的人口比例達84%。

  黑奧秘創始人吳慶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人行,必有一人脫/白發”,以前大家覺得到了一定年齡會(hui) 脫發,或者腦力勞動者才會(hui) 脫發,但現在,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以及熬夜等因素影響,脫發甚至是白發問題越來越年輕化,年輕人身邊一定有一兩(liang) 位脫發或者白發的朋友。

  壓力是導致脫發的因素之一。空軍(jun) 總醫院皮膚科劉小勇博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脫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chuan) 、毛囊周圍炎症、生活壓力大、緊張和焦慮、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xi) 慣等都會(hui) 導致脫發。現在年輕人脫發的越來越多了,其實主要和年輕人的生活習(xi) 慣有關(guan) ,比如經常性的熬夜、精神高度緊張、飲食油膩等導致了脫發的提前到來。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30年中國毛發健康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381億(yi) 元。另據灼識谘詢報告顯示,我國脫發患者人數由2016年的1.95億(yi) 人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2.67億(yi) 人,預計2026年將達到3.43億(yi) 人。

  企業(ye) 花式搶市場

  麵對“禿”如其來的千億(yi) 市場,包括藥品、植發、理療等在內(nei)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都期望分得一杯羹。

  在確立頭發理療這個(ge) 品類後,黑奧秘通過全國數百家門店提供頭皮護理、防脫發等服務。目前,黑奧秘擁有脫發理療、白發理療、頭皮調理、頭發護理四大係列產(chan) 品。線下門店是黑奧秘的渠道之一,顧客通過在門店體(ti) 驗頭發理療的服務,解決(jue) 脫發白發的問題,主要營收來源仍來自產(chan) 品供應鏈。在今年9月的一場直播活動中,黑奧秘的單日總成交額突破813萬(wan) 元。總部品牌方擅長獲客,而實體(ti) 創業(ye) 者可更專(zhuan) 注於(yu) 到店顧客的服務體(ti) 驗。

  OTC藥物則是脫發市場的又一品類。與(yu) 振東(dong) 製藥達霏欣相對的是三生製藥旗下的蔓迪,二者同屬OTC類治脫發外用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各家試圖打造商業(ye) 閉環,形成競爭(zheng) 壁壘。藥廠通過推出係列洗發水,滿足用戶輕度脫發的癢點需求。

  振東(dong) 製藥方麵稱,當前國內(nei) 脫發行業(ye) 增長迅速,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擬加大對脫發產(chan) 品達霏欣的市場開發和營銷投入,擬通過與(yu) 下遊植發企業(ye) 推進深度合作、擇機開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並購等戰略舉(ju) 措,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近三年,脫發方麵的需求部分在線上日化或專(zhuan) 業(ye) 線產(chan) 品解決(jue) ,大部分需求往社區化的頭發理療轉化。由於(yu) 醫院就診時間精力成本過高,普通的洗護產(chan) 品無法達到脫發白發長期養(yang) 護的目的,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在家門口的頭發理療店解決(jue) 自己的脫發白發問題。“麵對當前日益增長的脫發白發用戶需求,目前的1000家店是遠遠不夠的。”吳慶輝直言。吳慶輝認為(wei) ,未來的脫發人群遠遠不止2個(ge) 多億(yi) ,市場規模足夠大,這個(ge) 行業(ye) 一定會(hui) 誕生千億(yi) 市值的企業(ye) 。

  產(chan) 品真偽(wei) 要注意

  隨著脫發人群的增多,“脫發經濟”日益火爆。這背後出現的虛假宣傳(chuan) 、消費者盲目消費的情況十分普遍。

  2022年2月,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一則違法廣告案。據悉,一款“豐(feng) 添防脫發洗發液(男用)”的洗發液,在網頁宣傳(chuan) “增發密發減少掉發”“清潔毛囊調節油脂分泌促進頭發生長”“生發專(zhuan) 研實力認證見證使用效果”等,卻無法提供該款洗發液育發、清潔毛囊、調節油脂分泌的功效及相關(guan) 臨(lin) 床功效認證的數據材料,無法提供促進頭發生長的真實有效依據。

  同樣在植發方麵,人民日報曾報道,不少植發機構身背多項處罰記錄,在相關(guan) 平台均可看到關(guan) 於(yu) “植發騙局”“植發失敗”“植發被坑”的案例。縱覽涉及到的問題,既有非法行醫、使用非法醫療器械等專(zhuan) 業(ye) 操作問題,也有相當大的比例與(yu) 營銷有關(guan) 。

  劉小勇表示,無論是選購防脫發產(chan) 品還是養(yang) 發護發項目,都要注意甄別產(chan) 品真偽(wei) ,盡可能選擇去正規醫院或專(zhuan) 業(ye) 機構就醫,以免交了“智商稅”,更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