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冰箱的冷凍肉還好嗎?
在科普這部分知識之前,想先問大家一個(ge) 問題:你家冰箱冷凍室裏的各種肉,已經“住”了幾個(ge) 月了?有沒有因為(wei) 一次性吃不完反複解凍再冷凍的肉?你有想過長期冷凍肉的安全性甚至致病性問題嗎?尤其是疫情之後,隨著大家囤食物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一次性囤很多食物,如果吃不完勢必會(hui) 放進冰箱裏保存,儲(chu) 存肉類食物的注意事項則更需要被重視。
冰箱不是食材的“保險櫃”
有些細菌溫度越低越歡實
冷凍儲(chu) 存的原理是利用水分凍結來抑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但不是殺死微生物),延緩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種生化反應,抑製各種酶類的活性,以達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那麽(me) ,冷凍室是食材的保險箱嗎?答案是否定的。冷藏或冷凍食物,都不能完全抑製細菌的生長。原因是細菌中有一類偏愛低溫環境的“嗜冷菌”,溫度越低活得越歡實,0-20℃是它們(men) 適宜的生長溫度。在低溫環境中,這些嗜冷菌絕不會(hui) 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冬眠”,相反,它們(men) 會(hui) 生龍活虎地“開趴體(ti) ”,如果我們(men) 儲(chu) 藏在冰箱裏的食物剛好被這類菌汙染,反而會(hui) 給它們(men) 提供養(yang) 分,供它們(men) 生長繁殖。
舉(ju) 個(ge) 例子,李斯特菌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它就是家用冰箱中最容易藏匿的嗜冷菌。人體(ti) 感染後是否發病(有症狀)與(yu) 菌量和年齡免疫狀態有關(guan) ,細胞免疫功能弱的群體(ti) 最容易中招,比如新生兒(er) 、孕婦、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被李斯特菌感染的健康成人,會(hui) 出現輕微的類似流感的症狀。而對於(yu) 細胞免疫功能弱的特殊人群,容易出現突然發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敗血症、腦膜炎等,孕婦還有可能發生流產(chan) 。可謂危機四伏啊!所以,千萬(wan) 別把冰箱當成保險箱哦。
冷凍肉的營養(yang) 會(hui) 打折扣嗎
1.儲(chu) 藏時間越長,口感越差
如果冷凍儲(chu) 藏的時間太長,不僅(jin) 營養(yang) 打折扣,口感也會(hui) 變差。
首先,如果肉類分割後,沒有及時保障連貫的低溫儲(chu) 藏條件,而是在較高的室溫甚至戶外溫度下被運送到銷售點,常溫條件下擱置直至被你買(mai) 回家後請進冰箱,那麽(me) ,如此帶回家的肉的營養(yang) 成分,一定比不上從(cong) 宰殺到分割到運輸都在連貫低溫和適宜濕度條件下完成的肉。畢竟,食物是個(ge) 動態係統,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食物中的每種組分都處於(yu) 不停的變化過程中,這其中就包括了生物化學與(yu) 物理化學特性,如:營養(yang) 成分含量、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水分活度、pH值等。
2.冷凍時間越長,維生素損失越多
家庭冷凍儲(chu) 藏過程中,有了低溫的“看守”,肉中各種營養(yang) 素的損失雖然會(hui) 比常溫下慢,損失的量也會(hui) 少一些,但冷凍時間越長,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損失一定會(hui) 越多。雖說我們(men) 不指著肉裏那點兒(er) 維生素C來滿足每日所需,但它多少會(hui) 影響肉的口感。
3.冷凍太久,脂肪氧化肉變臭
太久的冷凍,會(hui) 讓蛋白質和脂肪氧化,導致香氣和味道大打折扣。必須提一下脂肪的氧化,這不是植物油的專(zhuan) 利,動物脂肪也會(hui) 發生,因為(wei) 動物脂肪中也會(hui) 含有一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動物脂肪,越容易發生氧化和酸敗,讓這塊本來可以香嫩的肉,變得老且“臭”——所謂“小鮮肉”與(yu) “老臘肉”的差異。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豬肉比牛羊肉更容易因為(wei) 儲(chu) 藏時間延長而變得不美味,隻因為(wei) 豬肉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牛羊肉高。
除了上述,肉的顏色還會(hui) 伴隨冷凍儲(chu) 藏時間的延長逐漸變暗,肉質的組織結構也會(hui) 發生較大的變化。肉內(nei) 的水分冷凍後形成的冰晶會(hui) 逐漸增大,這會(hui) 導致肌肉纖維蛋白質脫水、變性,越來越幹柴、失去彈性。哪怕解凍後用水泡過,也是無法還原當初應有的嫩感的。
總之就是:不好吃了!
-18℃是家庭冷凍肉的
標準儲(chu) 藏溫度
與(yu) 冷藏不同,冷凍保藏(溫度要求在-18℃以下)可以抑製大部分微生物(嗜冷菌除外)的生長和增殖,讓它們(men) 處於(yu) 休眠狀態,暫時停止生長繁殖,但不能起到有效殺菌的作用,一旦恢複室溫,被抑製的微生物仍可以複蘇、活躍、繁殖。
看到這裏,大家應該注意到了一個(ge) 數字:-18℃。是的,這是家庭冷凍肉的標準儲(chu) 藏溫度。需要注意的是,因為(wei) 突然停電或者設備老化或者設置錯誤等原因,有些家庭冰箱冷凍室的溫度可能沒有達到這個(ge) 溫度,大家一定要注意。
家庭冷凍生牛肉最好不超過一年
生豬肉不超過6個(ge) 月
具體(ti) 到不同肉類的冷凍儲(chu) 藏期限,各國的規定結合國情會(hui) 略有差異。我們(men) 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規定:
1986年,原商業(ye) 部《儲(chu) 備凍豬肉管理辦法》規定,儲(chu) 備肉出庫時胴體(ti) 肉溫不得高於(yu) -15℃;裝車時肉溫不得高於(yu) -12℃;卸車時肉溫不得高於(yu) -8℃。不論何時出庫,生產(chan) 性冷庫儲(chu) 存的凍肉生產(chan) 時間不得超過6個(ge) 月(當時尚無分割肉)。
1989年,原商業(ye) 部發布《冷庫管理規範(試行)》【(89)商副字153號】,要求畜禽產(chan) 品在-18℃冷庫保存,保質期可以達到12個(ge) 月(當時已經開始推廣分割肉)。
1993年,中國肉類綜合研究中心、中國食品公司共同主編的《中國肉類蛋品企業(ye) 指南》規定:在溫度-30℃、相對濕度95-100%的冷庫保存,牛肉、羊肉的保質期可以達到24個(ge) 月,豬肉可以達到15個(ge) 月。
2005年,有關(guan) 水產(chan) 品的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chan) 品衛生標準(GB2733-2005)》規定:“冷凍產(chan) 品應包裝完好地貯存在-15℃至-18℃的冷庫內(nei) ,貯存期不得超過9個(ge) 月。
2008年,國家標準《鮮、凍四分體(ti) 牛肉》(GB/T 9960-2008)和《鮮、凍分割牛肉》(GB/T 17238-2008)分別在7.2.2和8.4.2中規定,凍分割牛肉在低於(yu) -18℃的冷藏庫內(nei) ,儲(chu) 存不可超過12個(ge) 月。
2020年,經中國肉類協會(hui) 批準,我國也出台團體(ti) 標準的《冷凍肉冷藏規範》。
具體(ti) 到我們(men) 家庭冷凍肉類的時間期限,在這裏給大家一個(ge) 建議列表,供參考——
生牛肉:6-12個(ge) 月
生豬肉:4-6個(ge) 月
生羊肉:6-9個(ge) 月
整隻生雞:1年
切塊生雞肉:9個(ge) 月
動物內(nei) 髒:3-4個(ge) 月
生肉餡:3-4個(ge) 月
熟豬牛羊雞鴨肉:3-6個(ge) 月
熟的肉類菜肴:2-3個(ge) 月
脂肪含量高的魚肉(如三文魚、金槍魚):2-3個(ge) 月
脂肪含量低的魚肉:4-8個(ge) 月
蝦貝類海產(chan) 品:3-6個(ge) 月
生螃蟹:2-4個(ge) 月
不過,我們(men) 買(mai) 回家的禽畜肉,很難保證從(cong) 買(mai) 到那一刻到請入自家冰箱的全過程都處於(yu) 低溫條件下。相反,往往是常溫暴露已經幾個(ge) 小時甚至一整天,尤其是在露天菜市場或小攤販那裏購買(mai) 的,肉的安全性和營養(yang) 已經不是最優(you) 狀態。外加上家裏的冰箱未必能如願以償(chang) 地保證-18℃(比如已經老舊的冰箱)……所以,家裏冷凍儲(chu) 藏的時長最好比規定的標準期限短一些,比如牛肉在6-9個(ge) 月內(nei) 、豬肉在4個(ge) 月內(nei) 。這樣,無論從(cong) 食品安全角度還是營養(yang) 和口味角度,都更有保障一些。
肉類買(mai) 回家後這樣處理更放心
1.盡可能在正規渠道購買(mai) ,如大型超市,或有質量保障、產(chan) 品可溯源的網商。盡量不在路邊攤或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小販處購買(mai) 。
2.鮮肉采購回家後,先清洗,控幹水分後再置入冰箱冷凍室儲(chu) 藏。
3.避免整塊冷凍儲(chu) 藏,最好分裝成單次可吃完的量後再儲(chu) 藏。
4.避免裸肉直接儲(chu) 藏,最好放入保險袋/膜或保鮮盒中密封後冷凍儲(chu) 藏。
5.放入冰箱前,如果有可能,在保鮮膜或保鮮袋上標注當天日期。
6.定期清理冰箱,該及時吃就吃,吃不了的或者放過期了就扔。
文/劉遂謙(科普工作者、臨(lin) 床營養(yang) 師、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會(hui) 員)(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