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養老照護 專業服務入戶(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①)
開欄的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
近年來,為(wei) 更好推動老有所養(yang) ,各地開展了許多有力有效的舉(ju) 措:從(cong) 建設家庭養(yang) 老床位,到優(you) 化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再到構建“一刻鍾”養(yang) 老服務圈……養(yang) 老保障網越織越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度健康晚年,樂(le) 享幸福生活。本版今起推出“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係列報道,敬請關(guan) 注。
建設家庭養(yang) 老床位
設備智能照護省心
早上9點,家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稻香村街道的鄭聖洲開始忙活起來。打開電視,來到智能護理床邊,輕輕按下“起背”鍵,母親(qin) 呂秀英便隨著床位的抬升緩緩坐起。“老母親(qin) 年紀大了,活動不便,沒法出門,每天看看電視,解解悶。”鄭聖洲說,“相比於(yu) 之前的木板床,智能護理床的各項功能可以實現一鍵操作,現在老人想起身、側(ce) 臥,都很方便。”
去年9月,合肥市蜀山區民政局印發《開展蜀山區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的試點方案》,明確在轄區內(nei) 各鎮、街道、蜀山經濟開發區積極創建智慧化養(yang) 老試點,依托有資質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把專(zhuan) 業(ye) 化的養(yang) 老照護服務延伸到家庭,提升居家養(yang) 老智慧化水平。
“本次服務對象為(wei) 在本區長期居住,年滿60周歲經評定為(wei) 失能、部分失能的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低保、低保邊緣等困難老年人家庭優(you) 先納入。與(yu) 此同時,還要征得老人家庭同意,自願申請。”蜀山區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科科長王穎說,“家庭養(yang) 老床位的建設經費由財政全額保障,按照5000元/戶的標準進行建設。”
智能護理床、自動感應燈具、沐浴椅……在一張表格上,記者看到了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的具體(ti) 項目。“服務內(nei) 容包括對浴室等場所的適老化改造、安裝智能家居設備、配備網絡信息服務係統和電子信息服務設備等,每個(ge) 家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王穎說。
“以前最大的難題就是母親(qin) 的一日三餐。在木板床上,我要一手托著她的背,一手喂飯,稍不留神,老人就又躺下去了,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鄭聖洲告訴記者,現在有了智能設備,床位抬起的角度可以任意控製,自己喂得省心,母親(qin) 也吃得舒心。
在蜀山區智慧養(yang) 老服務指導中心,一張碩大的電子屏幕鋪滿了整個(ge) 牆麵,上麵實時顯示著居家養(yang) 老人員的各種信息。
“高壓159,低壓97,血壓水平:輕度……”屏幕上彈出一條信息。原來,鄭聖洲在家用智能血壓儀(yi) 為(wei) 母親(qin) 測量血壓,完成後不到1分鍾,數據便直接傳(chuan) 到了服務指導中心的管理平台。“通過這一管理平台,我們(men) 可以實時監測老人的血壓情況,老人的家人們(men) 也能通過手機上的小程序掌握相關(guan) 數據,如有異常,方便及時處理。”服務指導中心運營負責人張德健說。截至目前,蜀山區已為(wei) 轄區919戶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ti) 進行家庭物理環境改造及智慧化產(chan) 品設備安裝,緩解老年人家庭成員的照護負擔。
“下一步我們(men) 將加大對養(yang) 老服務新內(nei) 容的探索,統籌推進居家養(yang) 老等特色模式,打造養(yang) 老品牌,最大限度把政策用活、用準、用好,讓老年人享有更高質量的養(yang) 老服務。”蜀山區民政局局長趙宏軍(jun) 說。
提供居家上門服務
項目多樣價(jia) 格實惠
進入十月,天氣轉涼。洗澡怕冷,是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冬天最大的困擾。
“社區給廁所安裝了一台嶄新的浴霸,如今在家裏也可以洗個(ge) 暖和澡了!”雲(yun) 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白石江街道幸福社區的老人張玉說。
曲靖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86萬(wan) 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92%。為(wei) 更好開展養(yang) 老服務工作,今年1月,《曲靖市養(yang) 老服務促進條例》施行,提出要健全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曲靖市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和兒(er) 童福利科科長何亞(ya) 春介紹,2021年,曲靖市投資99萬(wan) 元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330戶,主要服務對象為(wei) 特殊困難老年人、城鄉(xiang) 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今年,我們(men) 又投入270萬(wan) 元,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900戶,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暖心政策。”何亞(ya) 春說。
在麒麟區建寧街道車站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一場主題為(wei) “吃什麽(me) ”的討論會(hui) 正在熱鬧地進行。
“綜合大家的意見,下周的主食做咱們(men) 當地特色的洋芋燜飯,再增加一頓餃子。”討論會(hui) 的主持人是車站社區引入的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服務機構建寧鴻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陶妮。她告訴記者,每個(ge) 月中心都會(hui) 舉(ju) 辦一次這樣的夥(huo) 食討論會(hui) ,根據老人的口味定製菜譜,讓老人吃得舒心。
“考慮到有些老人行動不便,我們(men) 免費送餐上門,供應午晚兩(liang) 餐,現在穩定送餐的老人有50多戶。”陶妮介紹,除了提供上門助餐,中心還有專(zhuan) 業(ye) 人員上門提供生活起居、衛生護理、助浴等照料服務。
“上門服務對一些老人而言還是新鮮事,有的老人擔心收費貴。”麒麟區民政局副局長劉寶妹說,為(wei) 了打消老人的顧慮,政府在引進社會(hui) 養(yang) 老機構進社區時會(hui) 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降低企業(ye) 為(wei) 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的成本。
以車站社區引入建寧鴻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為(wei) 例,社區將辦公樓的閑置空間以低於(yu) 市場的價(jia) 格承租給企業(ye) ,區民政局也在企業(ye) 建設老年幸福餐桌時給予一次性10萬(wan) 元的補貼,大大降低了企業(ye) 的運營成本。
“我們(men) 每餐的價(jia) 格從(cong) 6元到12元不等,都是兩(liang) 葷兩(liang) 素一湯,對特困供養(yang) 老人和低保老人還有優(you) 惠。”陶妮說。除了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建寧街道還優(you) 先在老年人居住較多的小區裏設置了“家門口”便民服務點,派工作人員每周固定時間上門駐點,替老人辦理醫保、低保等,並提供免費的體(ti) 檢和問診服務。
“下一步,我們(men) 將進一步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wei) 基礎的多樣化養(yang) 老服務,打造沒有圍牆的‘養(yang) 老院’,讓老人在家中安享幸福晚年。”曲靖市民政局副局長周成順說。
強化監管保證質量
培訓壯大護理隊伍
窗明幾淨,清潔劑、抹布等各類工具擺在牆角。臨(lin) 近中午,在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吉柴社區67歲獨居老人李秀玲家中,剛忙活完的養(yang) 老服務公司工作人員賈桂芹給記者展示對比照,“你看,之前玻璃上都是雨點子,這是擦過的,幹淨多了。”
擦玻璃一度是李秀玲的頭疼事,“自己幹不來,請人舍不得。”長春市二道區60歲以上老年人超9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20%左右。如何做好居家養(yang) 老服務,成了當地的一道必答題。
長春市開展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引入社會(hui) 組織,為(wei) 符合條件的60周歲以上特困供養(yang) 老人、80周歲以上高齡空巢老人等10類人群發放服務券,每人每月200元。根據老人不同需求,將服務內(nei) 容清單化,分為(wei) 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精神關(guan) 愛等30餘(yu) 項。
“做飯、打掃衛生、修下水管道,現在不用花一分錢,打個(ge) 電話的事。”李秀玲邊說,邊熟練地接過賈桂芹手機,按下“滿意”。為(wei) 保證服務質量,2018年,長春市搭建線上養(yang) 老服務監管平台。“活幹完了,內(nei) 容時長、前後對比、老人評價(jia) 都要上傳(chuan) ,審核通過,才給打錢呢。”賈桂芹麻利地收拾好工具,隨手又抹了下地。
據了解,目前,像賈大姐一樣年紀偏大的服務人員仍是主流。2021年起,吉林省開始舉(ju) 辦養(yang) 老護理人員職業(ye) 技能大賽、線上護理技能培訓等,“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些嚐試,吸引更多年輕、專(zhuan) 業(ye) 的護理者加入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吉林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副處長於(yu) 靖民說。
“做好居家養(yang) 老服務,除了依托第三方機構,更要依靠社區力量。”於(yu) 靖民說。2020年6月,吉林省建設居家老年人巡訪關(guan) 愛工作體(ti) 係,壯大隊伍,吸引社區網格員、誌願者參與(yu) 到巡視、探訪中來;搭建平台,為(wei) 需要探訪的老人生成二維碼,逐一建立檔案。
在二道區養(yang) 老服務中心,記者點開係統,隨機查看一位老人的檔案:年齡、身體(ti) 情況、服務需求一應俱全。截至今年8月,吉林省共采集41.78萬(wan) 名老年人信息,累計開展巡訪關(guan) 愛56.18萬(wan) 次。
“下一步,除了拓展原有的服務範圍,我們(men) 還將開展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失能高齡老年人家庭照護者培訓、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等工作,更好回應居民對老有所養(yang) 的期待。”吉林省民政廳負責同誌說。本報記者 田先進 葉傳(chuan) 增 劉以晴(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