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德州扒雞工業園:300年“綠皮車美味”“尋新芽”
【解說】曾幾何時,滿站台的人隻為(wei) 搶一隻雞,將站台售貨車圍個(ge) 水泄不通。而當綠皮火車再次開動,扒雞香味就盈滿了車廂。
【解說】鹹鮮、骨酥的德州扒雞成了無數國人旅途餐點、饋贈親(qin) 友的“山東(dong) 好品”,也伴隨著綠皮火車時代家喻戶曉,一時風光無兩(liang) ,連扒雞產(chan) 地山東(dong) 德州都借著扒雞而全國聞名。
【解說】近日,記者在德州扒雞生產(chan) 車間看到,剛剛送到的活雞正被工人懸掛在流水線上。據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運送到基地的活雞必須經過兩(liang) 道檢驗。
【同期】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運營中心副總監 薑衛
我們(men) 德州扒雞所回收的毛雞有兩(liang) 種來源,第一個(ge) 是我們(men) 自建養(yang) 殖場,第二個(ge) 是我們(men) 與(yu) 符合資質的養(yang) 殖戶進行一個(ge) 簽約,在飼料環節、在獸(shou) 藥環節的話都是我們(men) 全程把控和把關(guan) 。然後回收到廠以後,我們(men) 第一步要進行一個(ge) 檢疫檢驗,檢疫檢驗合格以後方能入廠,然後進行一個(ge) 屠宰、上掛,後麵還要經過電擊、洗理預冷以及油炸、上色等等大概十幾道工序以後,才能形成一個(ge) 完整的德州扒雞。
【解說】薑衛介紹說,德州扒雞大多數采用三種雞,分別是華北柴雞、魯蒙笨雞和蘆花雞。雞的養(yang) 殖過程全程無激素,所以養(yang) 殖周期較長,出欄時雞重需要控製在兩(liang) 斤二兩(liang) 到兩(liang) 斤六兩(liang) 間。
【解說】記者探訪生產(chan) 車間發現,這裏擁有全自動的生產(chan) 線,現代化的生產(chan) 和檢測設備讓扒雞的產(chan) 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06年德州牌注冊(ce) 商標被認定為(wei) “中華老字號”;2014年,德州扒雞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
【同期】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副總監 宋鵬
通過現代化的生產(chan) 設備和檢測設備,使我們(men) 傳(chuan) 統工藝當中一些原來手工操作的不易量化、標準化的一些指標,更加的精準、精確,那麽(me) 通過這種標準化的生產(chan) 來使我們(men) 的產(chan) 量大大地進行提升,而且同時質量更加穩定。
【解說】因食品保鮮周期短而導致德州扒雞銷售半徑較小等問題,成為(wei) 這一老字號“破圈”的首要難題。從(cong) 鐵路“飛”入更多消費場景,“中華第一雞”首先需要克服“距離”難關(guan) ,電商帶貨、保鮮技術和銷售方式升級成為(wei) 關(guan) 鍵。
【解說】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文敏說,從(cong) 真空扒雞到鮮扒雞,再到氮氣包裝扒雞,不同保質期產(chan) 品的推出以及多渠道電商平台協同銷售,會(hui) 讓傳(chuan) 統名吃德州扒雞“飛”得更遠。
【同期】山東(dong) 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 李文敏
綠皮火車時代的話,一個(ge) 是咱們(men) 大家可能整個(ge) 生活水平都比較有限,也就是說“人再窮不能窮路上”,在路上吃好吃的這是大家的習(xi) 慣,所以才有了在綠皮火車上買(mai) 德州扒雞這樣一個(ge) 場景。那現在高鐵時代了,雖然我們(men) 的德州扒雞在高鐵上依然是賣得很火,但它始終是作為(wei) 一種伴手禮的存在,就是可能有人要路過德州了,要帶一份德州的美食回去給他的家人。那德州扒雞的主戰場到哪裏了呢?是到我們(men) 的餐桌上,也就是進入了我們(men) 家庭的正餐的餐桌,因為(wei) 大家生活水平好了,對於(yu) 我們(men) 這種健康雞肉禽類食品的需求就高了。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men) 整個(ge) 德州扒雞的一個(ge) 銷售,可能隻是一千萬(wan) 不到,那我們(men) 到2019年的時候,已經是突破了5個(ge) 億(yi) 了。
王峰 山東(dong) 德州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