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展出300餘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
中新網江西景德鎮10月24日電 (李韻涵 劉力鑫)24日,景德鎮陶瓷大學元青花博物館正式開館,300餘(yu) 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首次與(yu) 公眾(zhong) 見麵。
“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燒於(yu) 元代景德鎮,元青花極大地豐(feng) 富了陶瓷裝飾,使中國陶瓷進入了以彩繪瓷為(wei) 主流的新階段。”景德鎮陶瓷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呂品昌表示,元青花在中國製瓷業(ye) 的生產(chan) 體(ti) 係中具有重要地位,因其存世量少、工藝複雜精湛、繪畫藝術造詣高而廣受國內(nei) 外學者的關(guan) 注。
據了解,該館麵積近1000平方,共展出陶瓷標本總計955件(套),以元青花和元代標本為(wei) 主體(ti) ,其中元青花瓷標本300餘(yu) 件(含修複器160件)。展出的元青花修複器以及瓷片代表的器型多樣,有大盤、碗、碟、罐、梅瓶、玉壺春瓶和高足杯等。
除300餘(yu) 件元青花修複器及瓷片外,博物館同時展示了景德鎮不同曆史時期的特色瓷器、景德鎮傳(chuan) 統製瓷工藝和古陶瓷修複工藝,充分反映景德鎮瓷器的人文特色和藝術內(nei) 涵,反映了瓷都景德鎮瓷業(ye) 發展史的基本脈絡,展現了元青花對推動中華文明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所產(chan) 生的巨大作用,對助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博物館內(nei) ,一件口徑達45厘米的元青花大盤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駐足觀看。據研究人員介紹,該展品為(wei) 青花纏枝牡丹雲(yun) 龍紋盤,大盤內(nei) 底心飾雲(yun) 龍紋,內(nei) 壁飾纏枝蓮紋,間以弦紋五周,口沿飾一周二方連續幾何紋,外壁飾一周纏枝蓮紋,非常精美,無論器型,還是青花發色,都是元青花的典型代表,而像這種大盤(修複器)在館裏共有40餘(yu) 件。
此外,在此次展出的展品中,還有6件帶銘文的元青花瓷片。其中一件瓷片帶年號“至正甲申”,與(yu)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hui) 所藏元青花龍紋瓶上的“至正”年號一致,具有較高的研究價(jia) 值。
據景德鎮陶瓷大學古陶瓷研究中心主任李其江介紹,此次展出的元青花完整修複器,都是學校古陶瓷研究中心的專(zhuan) 業(ye) 老師和研究生、博士生一起修複而成,前後曆時長達半年,修複後達到了很好的展陳效果。該館成立後,以景德鎮陶瓷大學古陶瓷研究中心為(wei) 主的研究機構將對這些元青花進行深入研究,建立綜合數據庫,並對全球進行開放共享,進一步推動元青花研究向縱深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