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報告:中小型新興排放經濟體將是未來碳排放增量主要貢獻者

發布時間:2022-10-26 09: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劉文文)25日,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教授關(guan) 大博帶領的中國碳核算數據團隊在一場發布會(hui) 上提出全球氣候變化減排新觀點,即中小型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下稱“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將是全球未來二氧化碳排放增量的主要貢獻者。

  由該團隊編寫(xie) 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二氧化碳排放報告2022》(下稱“報告”)在當天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公布。

  該報告采用國際權威核算方法,構建統一、透明、科學的核算體(ti) 係,形成了全球50個(ge) 新興(xing) 經濟體(ti) 2010-2019年間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單。

  報告顯示,50個(ge) 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化石能源相關(guan) 碳排放量從(cong) 2010年的6.3Gt(1Gt=10億(yi) 噸)增長到2019年的7.8Gt,平均年增長率為(wei) 3.9%。

  其中,印度的化石能源碳排放從(cong) 1.4Gt增長到2.3Gt(每年增長6.0%),2019年俄羅斯的化石能源碳排放仍為(wei) 1.5Gt(每年增長約0.3%)。

  其他48個(ge) 國家的化石能源碳排放在此期間從(cong) 3.5Gt上升到3.9Gt(每年增長1.3%),這一趨勢與(yu) 高碳能源使用和正在進行的工業(ye) 化過程有關(guan) ,既有效刺激經濟增長,也增加了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

  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顯示,2010-2018年間,超50個(ge) 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年排放增幅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雖然每個(ge) 經濟體(ti) 的排放量不足全球總排放的1%,但整體(ti) 排放總量卻是印度的1.6倍。而這些國家未來的工業(ye) 化進程所驅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導致碳排放持續增長,這無疑對21世紀末溫升控製在1.5攝氏度內(nei) 的目標提出了嚴(yan) 峻挑戰。

  該團隊發現,如果要實現全球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且保證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有足夠的碳排放空間,其他國家則需每年減少7.2%的碳排放,然而在2010-2018年間,歐盟和美國的碳排放年均下降速率分別僅(jin) 為(wei) 1.4%和0.9%。

  關(guan) 大博表示,這對以歐美為(wei) 主的發達國家減排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一方麵,發達國家應向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提供經濟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麵則需強化自身減排目標,為(wei) 新興(xing) 排放經濟體(ti) 騰挪排放空間。(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