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繪出大千世界 河北館陶“糧畫小鎮”打造集群化IP
【解說】青瓦白牆的農(nong) 舍,修舊如舊的民居,典雅精致的咖啡屋、電影院,各類畫室工坊……走進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藝術氛圍彌漫於(yu) 街頭巷尾。這個(ge) 黑龍港流域曾經“一窮二白”的平原農(nong) 業(ye) 村,規劃建設獨具特色的“糧畫小鎮”,僅(jin) 用了兩(liang) 三年時間。如今,村裏有11家糧畫企業(ye) 、4家糧畫工作室、1家藝術工坊、全國第一所糧畫學校、全國第一家糧畫研究院……糧畫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擴大。38歲的師獻巧是壽東(dong) 村第一個(ge) 辦起糧畫體(ti) 驗館的村民,在“糧畫小鎮”發展之初,她開始學習(xi) 製作糧食畫。
【同期】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村民 師獻巧
因為(wei) 我們(men) 都是土生土長的農(nong) 村人,對糧食有特殊的感情,看到小小的糧食能做出美麗(li) 精致的畫作,感到特別高興(xing) 。因為(wei) 我是學習(xi) 平麵設計,對這個(ge) 畫畫特別感興(xing) 趣,所以學習(xi) 起來稍微輕鬆一些。
【解說】糧畫是以五穀雜糧和各類植物種子為(wei) 原料,通過粘、貼、拚、雕等十幾道特殊工藝,製作成山水、人物、花鳥等圖畫,是獨具鄉(xiang) 村風情的藝術品。
【同期】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村民 師獻巧
糧食畫一開始用的是五穀雜糧,顆粒比較大,做一些細小的畫作,展現不出來這個(ge) 糧食畫它這個(ge) 特色,所以我慢慢地做糧食畫融入很多草籽、菜籽,像艾草絨(等細小作物)都融裏麵,做出來的糧食畫更加地栩栩如生。
【解說】館陶縣擁有44.9萬(wan) 畝(mu) 耕地,糧食種類豐(feng) 富、產(chan) 量較大,發展糧畫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明顯。如今,當地村民創作的糧畫已經進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市場,多次受邀參加各類藝術展覽,得到了不少中外客商的青睞。
【同期】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張付仁
很多博物館對我們(men) 糧畫進行了收藏,我們(men) 糧食畫不僅(jin) 得到國內(nei) 的認可,有很多外國友人也走進我們(men) 糧畫小鎮,對糧畫產(chan) 品和糧畫作品也非常欣賞,有一幅糧食畫叫《清明上河圖》的局部被美國人收購,那時候賣了6萬(wan) 美金。
【解說】隨著“糧畫小鎮”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來到壽東(dong) 村觀光旅遊,壽東(dong) 村依托糧畫製作和服務業(ye) ,年收入可達2300多萬(wan) 元。
【同期】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旅遊公司經理 韓曉雪
我們(men) 在原有咖啡屋、微電影院等現代元素基礎上,今年還引入網紅直播基地,讓遊客感受鄉(xiang) 村風情的同時,能夠享受城市品質的服務。
【解說】糧畫產(chan) 業(ye) 不僅(jin) 吸引了許多本地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也吸引了來自山東(dong) 、湖北、內(nei) 蒙古等省外糧畫創業(ye) 者,以及北京宋莊畫家來此紮根。藝術人才的引入,使小鎮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推進了鄉(xiang) 村文明。
【同期】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壽東(dong)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張付仁
現在我們(men) 糧食小鎮有糧畫大師6人,糧畫工作室9家,糧畫個(ge) 人作坊有30餘(yu) 家,從(cong) 業(ye) 糧食畫產(chan) 業(ye) 人數,我們(men) 村和周邊村有300餘(yu) 人,通過糧食畫製作人均增收5000餘(yu) 元,致了富。現在還吸引了北京宋莊的畫家,20餘(yu) 位畫家在我們(men) 村有工作室,長期在我們(men) 村居住,使我們(men) 村真正成為(wei) 了一個(ge) 藝術的村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