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00後“刮膩子”獲世界冠軍 操作誤差不超一毫米

發布時間:2022-11-01 10:59:00來源: 新京報

  00後馬宏達“刮膩子”獲得世界冠軍(jun) 世界技能大賽被稱作“世界技能的奧林匹克”

  一副黑色粗框眼鏡架在馬宏達臉上,五年的付出讓他終於(yu) 站上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最高領獎台。法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來自浙江建設技師學院16級建築裝飾技師班的學生馬宏達,摘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法國賽區“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比賽桂冠,實現了中國在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近日,新京報記者網絡連線完成賽事後回國的馬宏達,回憶起這次奪冠,他說,為(wei) 了這一刻,他練習(xi) 了五年。

  操作誤差不超過一毫米

  靠“刮膩子”也能成世界冠軍(jun) ,這並不是行業(ye) 內(nei) 的自嗨。馬宏達參與(yu) 的世界技能大賽被稱作“世界技能的奧林匹克”,是當前世界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ye) 技能賽事,競技水平代表著當今職業(ye) 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目前已經舉(ju) 辦45屆。馬宏達說:“從(cong) 選擇練習(xi) 這項技能開始,這個(ge) 賽事就是我的最高目標。”

  馬宏達出生於(yu) 2000年,2017年他參與(yu) 學校世界技能大賽梯隊的選拔,從(cong) 200多名學生中晉級,成為(wei) 備賽隊伍中的一員。五年後,他登上夢寐以求的最高領獎台,在閉幕式上聽到祖國和自己的名字後,興(xing) 奮得跳了起來。高舉(ju) 五星紅旗,馬宏達站在見證此刻的無數鏡頭前,笑得燦爛。這下他才顯露出這個(ge) 年紀應有的少年氣。“我知道我一定能站在領獎台上,我真的特別高興(xing) 。”馬宏達回憶,聽完自己的名字,身體(ti) 已經不由自主地做好了衝(chong) 上領獎台的準備。

  隻有大笑才能從(cong) 馬宏達臉上捕捉到的酒窩,在比賽的四天裏是見不到的。馬宏達介紹,“刮膩子”隻是比賽項目中的其中一項內(nei) 容,也並沒有聽起來那麽(me) 簡單。馬宏達奪冠的“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是一項需要在“金屬框架建造和石膏板安裝”“隔音、隔熱、防火、抹灰、裝飾線條製作與(yu) 安裝”“藝術創意”等方麵,利用技術對輕質隔牆係統進行修建、改善和裝飾的競賽項目。“一共分成五個(ge) 項目,需要在四天時間內(nei) 完成,這幾天沒有一天是能夠放鬆的。”

  在這次的比賽中,共有14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與(yu) ,馬宏達比賽的內(nei) 容共分成五個(ge) 模塊,分別考察參賽選手搭建與(yu) 賦能隔牆係統、牆麵抹灰、石膏線競速和自由創作的能力。“每個(ge) 環節都需要高度集中,過程中的操作誤差往往不能超過一毫米。”馬宏達說,幾毫米的差距就能讓自己與(yu) 冠軍(jun) 失之交臂。

  馬宏達特別介紹了自己最後一個(ge) 模塊完成的項目,他運用石膏技術,在空白的牆麵上呈現了法國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的剪影,整體(ti) 畫麵由紅、藍、白三色構成,正好呼應著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牆麵上的鴿群和羽毛元素則是采用3D的視覺效果,展現他獨特的美學設想。馬宏達說:“雖然過程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但最後我還是壓哨完成了比賽,把這個(ge) 作品很好地呈現出來。”

  忍受重複帶來的枯燥

  五年磨一劍,在00後馬宏達的人生裏占去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光。五年光景,按照馬宏達的時間計算法,是260.71周,在他備戰世界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每一次練習(xi) 都是以周為(wei) 單位的。他說:“訓練是有一個(ge) 周期的,從(cong) 隔牆開始,然後抹灰,最後貼線條。以4-5天為(wei) 一個(ge) 周期,我就是做完這一套,下一套就緊接著開始,無限循環。”

  馬宏達說,自己每天早上八點,就會(hui) 出現在實訓室內(nei) ,一天的訓練量不低於(yu) 7個(ge) 小時。水泥、石膏板、磚塊、瓷磚,這些材料伴著馬宏達度過了五年,新換上的訓練服不到半天,就沾滿了膩子粉和粉塵。他說:“從(cong) 0到1的階段,學習(xi) 很快,那時候獲得的成就感也高,但從(cong) 1到100,就是不斷地重複,這個(ge) 時候是很枯燥的,需要自己去克服。”

  五厘米厚的鋼頭鞋,馬宏達不到兩(liang) 個(ge) 月就穿壞了。平日裏的練習(xi) 需要調動全身肌肉,特別是手,磨壞的工作手套更是數都數不清。為(wei) 了緩解長時間練習(xi) 給手部肌肉造成的壓力,馬宏達還需要靠一些理療手段舒緩手部的痛症。好幾根針紮在手部的穴位上,馬宏達則樂(le) 觀地拍了個(ge) 照,上傳(chuan) 到社交平台。他說:“舒緩是為(wei) 了讓自己更快投入到訓練中。”

  百煉成鋼,幾乎任何人的奮鬥史都離不開重複練習(xi) 。馬宏達說,自己把每一個(ge) 動作都刻進了肌肉記憶。“這項技能中的很多東(dong) 西,都要靠手感來完成,比如抹灰,就是全憑肌肉記憶,很多人會(hui) 認為(wei) 這個(ge) 很簡單,但實際上每一次刮膩子的力度是不一樣的,考驗的是選手日積月累的經驗。”進入集訓隊後的馬宏達,忍受著重複訓練帶來的枯燥,與(yu) 滴水穿石前的虛無作鬥爭(zheng) ,實驗樓夜晚的燈總有一盞是因他而亮。

  “技能比賽是有年齡限製的,可以說每位選手的一生隻有一次站上領獎台的機會(hui) ,所以需要全力以赴,我希望自己能成為(wei) 代表中國站上領獎台的人。”馬宏達回憶起暗下決(jue) 心的那天,他在觀眾(zhong) 席上看著同門的師兄代表中國出戰,觀賽的人們(men) 為(wei) 台上的選手鼓掌和歡呼,一股莫名的激動湧上馬宏達的心頭,他說:“當時覺得特別熱血沸騰,這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我也要為(wei) 國‘出戰’。”

  帶著祝福繼續前進

  “我特別感謝我的教練。”在這次法國之行中,馬宏達的教練徐震一直陪在他身邊。作為(wei) 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的老師,在馬宏達五年的訓練時間裏,也一直有他的一份付出。馬宏達說:“我的教練和師兄們(men) 一直給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他們(men) 把自己的經驗和技巧毫無保留地教給我,讓我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好地展現出技藝。”

  馬宏達的比賽證件上,一直掛著一個(ge) 紅色的香囊,這是徐震在比賽前送給他的。徐震笑稱這是一股東(dong) 方的神秘力量,他說:“這個(ge) 小小的香囊可以說帶著我們(men) 所有人對馬宏達的期望,不僅(jin) 我,還有馬宏達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老師,都希望把最好的祝福送給他,給他加油鼓勁。”

  如果在馬宏達完成最後一個(ge) 項目的時候,把鏡頭對準場外的徐震,那麽(me) 一定能看到他激動地豎著大拇指的樣子。徐震回憶,當時聽到身邊很多外國友人祝賀自己,不停地誇讚馬宏達“Good job(中文為(wei) 幹得好)”,心下的自豪和驕傲全部浮現在臉上。徐震說,馬宏達奮鬥了五年,而自己在這個(ge) 項目上堅持了八年,他說:“感覺一切都值得了,那種激動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八年,徐震帶著自己的學生一步步走向世界技能大賽的舞台,在這個(ge) 過程中他也和學生們(men) 一起成長。“不論是培養(yang) 選手參加大賽,還是這次馬宏達拿了塊金牌回國,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我們(men) 技能人才的隊伍能夠更加壯大,讓大家更認可技能教育。”徐震說,“世界技能大賽為(wei) 國際上的所有技能青年提供了交流技能、互相學習(xi) 的平台,作為(wei) 教練,我們(men) 負責將這些標準和工藝工法帶回國內(nei) ,和國內(nei) 行業(ye) 的標準融合在一起,從(cong) 而提升整個(ge) 行業(ye) 標準,帶動行業(ye) 的發展。這是我們(men) 作為(wei) 教練的義(yi) 務。”

  技能人才,在馬宏達的世界觀裏,就是在自己深耕的領域一直堅持下去,有所成就並對社會(hui) 有益的人,技能人才最需要的就是堅守本心。他說:“各行各業(ye) 都是可以發光發熱的,隻要始終抱著一顆學習(xi) 的心,認真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會(hui) 得到認可。”

  00後馬宏達,在不少同齡人的眼中已經走上了“人生巔峰”,但他卻說,接下來想要效仿自己的師兄們(men) ,成為(wei) 一名能夠傳(chuan) 授技藝的教練,繼續在世界舞台上展現中國的技藝。或許,馬宏達閃閃發光的人生賽道,並不全是因為(wei) 這枚奮力一搏的金牌,而是因為(wei) 凝聚著無數技能人才為(wei) 強國奮鬥發出的希望。

  新京報記者 陳璐 周博華 劉婧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