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叔”樂享護鳥時光:一生都不會離開濕地
【同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吉林白城護飛隊隊長 潘晟昱
我叫潘晟昱,今年51歲,我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科學考察委員會(hui) 常委、也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常委,在吉林白城護飛隊我任隊長,當地候鳥有298種,常見的200種左右我基本都能認識,大家叫我“鳥叔”。
【解說】十月是候鳥遷徙的高峰期,在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1歲的潘晟昱每天要在濕地待上幾個(ge) 小時。
這片濕地位於(yu) 大興(xing) 安嶺腳下,是很多東(dong) 亞(ya) 候鳥的“遷徙走廊”,當中最為(wei) 知名的候鳥非白鶴莫屬。世界八成以上的白鶴經此遷徙,每年春秋兩(liang) 季在這生活一百多天。
掌握這些候鳥行蹤是保護工作的基礎。為(wei) 了了解鳥類活動的最新動態,整個(ge) 遷徙季,潘晟昱幾乎都紮在濕地裏。驅車駛向濕地深處,清脆的鶴鳴不時傳(chuan) 入耳朵,潘晟昱不時停下車,爬上車頂眺望。
【同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吉林白城護飛隊隊長 潘晟昱
今年秋季,鳥明顯就多了。你像我們(men) 在水域看到的白骨頂雞、野鴨子,鷗類,這個(ge) 數量和種類明顯就增多了。
【解說】過去十多年間,潘晟昱樂(le) 此不疲地保護候鳥,影響帶動了社會(hui) 上的一大批人,這當中有農(nong) 民,有攝影愛好者,有學生,也有企業(ye) 家,大家齊心協力將候鳥保護工作做得更細致入微。
【同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吉林白城護飛隊隊長 潘晟昱
一般的巡護工作、還有救護候鳥都在野外,環境惡劣、氣候寒冷,但是大家都堅持下來了。像我們(men) 這些年救護的野生動物, 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像白鶴、丹頂鶴、東(dong) 方白鸛,還有紅麵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那就多了,另外三有保護動物更多了。
【解說】近年來,隨著當地不斷興(xing) 建水利工程,向濕地補水,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棲息地範圍不斷擴大,這條“遷徙走廊”上的鳥類越來越多。
最近幾天,濕地陸續傳(chuan) 來好消息,據護飛隊員觀測,許多種候鳥數量都實現了新高。
【同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吉林白城護飛隊隊長 潘晟昱
喜歡鳥、愛護鳥,而且一生當中我不會(hui) 離開候鳥,以候鳥為(wei) 伴,其他人也經常向我問一些候鳥保護知識,包括這些鳥叫什麽(me) 名,什麽(me) 習(xi) 性,長得什麽(me) 樣,我也挺喜歡普及,跟大家普及這些知識。
我覺得把這些知識更多、更廣泛地宣傳(chuan) 出去,有助於(yu) 大家對候鳥的了解。了解它了,也就會(hui) 喜歡它了。喜歡它了,可能也就參與(yu) 保護了。
【解說】2022年,潘晟昱被評為(wei) 中國百名最美生態環境誌願者。他說,十多年來,人們(men) 的環保意識有非常大地提高,很多人都積極參與(yu) 其中,這個(ge) 榮譽屬於(yu) 所有的誌願者。
記者 郭佳 石洪宇 吉林白城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