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第五屆進博會準備就緒

發布時間:2022-11-02 14:53:00來源: 人民日報

  本報上海11月1日電 (記者田泓)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將於(yu) 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ju) 辦。11月1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在進博會(hui) 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第五屆進博會(hui) 是黨(dang) 的二十大之後我國首場重大國際展會(hui) ,將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越辦越好”總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各項籌備工作。目前,第五屆進博會(hui) 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據介紹,本屆進博會(hui) 參展國別範圍更廣,共有145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一些最不發達國家。來自127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企業(ye) 參加企業(ye) 商業(ye) 展,66個(ge) 國家和3個(ge) 國際組織亮相國家綜合展,數量均超過上屆。尼加拉瓜、吉布提、毛裏塔尼亞(ya) 、科摩羅、莫桑比克、剛果(金)、伊拉克、冰島8國將首次參與(yu) 進博會(hui) 國家展。

  展示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新設農(nong) 作物種業(ye) 專(zhuan) 區和人工智能專(zhuan) 區,優(you) 化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zhuan) 區,拓展創新孵化專(zhuan) 區,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汽車等領域的150多家初創企業(ye) 進行集中展示。新設“中國這十年——對外開放成就展”綜合展示區,包括成就專(zhuan) 區、省區市專(zhuan) 區和“展商變投資商”專(zhuan) 區,全麵展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輝煌成就。建成進博文化展示中心,常態化全景呈現進博會(hui) 精彩時刻、籌辦曆程和辦展成效。

  展商展品質量更優(you) 。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參加企業(ye) 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六大展區將展出數百項新產(chan) 品、新技術、新服務。

  虹橋論壇更加聚焦“開放”主題。以“激發全球開放新動能 共享合作發展新機遇”為(wei) 主題,分為(wei) “開放共擔”“開放共治”“開放共享”三個(ge) 板塊,舉(ju) 辦“RCEP與(yu) 更高水平開放”高層論壇、《世界開放報告2022》發布暨國際研討會(hui) 等分論壇,規模從(cong) 去年的14場擴大到今年的24場,探討全球開放發展熱點議題。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新增聯合國工發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聯合國減災辦、國際貿易中心、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等國際組織參與(yu) 主辦分論壇,5場次分論壇邀請了諾貝爾獎得主發表演講。

  各類活動精彩紛呈。近百場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配套活動集中舉(ju) 辦,其中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類超過50場。大型貿易投資對接會(hui) 新設“百強縣、千強鎮”對接專(zhuan) 場,以促消費為(wei) 主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生活需要。人文交流方麵,設置虹橋國際城市會(hui) 客廳展示區,以及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國家級步行街、中國旅遊四大展示專(zhuan) 區,中央廣場將呈現80餘(yu) 場公益演出和展演活動,經貿人文融合進一步深化。

  招商工作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化凸顯,組建39個(ge) 交易團、近600個(ge) 交易分團,新增4個(ge) 行業(ye) 交易團、近百個(ge) 行業(ye) 交易分團。具有決(jue) 策權和采購權的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比重進一步提升,采購商質量和專(zhuan) 業(ye) 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數字技術賦能展會(hui) 。國家展繼續以線上方式舉(ju) 辦,運用增強現實、實時渲染等技術,展示各國科技創新、文化藝術、投資環境等內(nei) 容,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沉浸式觀展體(ti) 驗。今年還首次嚐試推行“數字進博”展示平台,實現300多家技術裝備領域展商在線展示,充分利用“雲(yun) 展示、雲(yun) 發布、雲(yun) 直播、雲(yun) 洽談”等方式,賦能精準撮合對接,提高參展參會(hui) 實效。

  全力打造綠色展會(hui) ,持續打造“零碳進博”。推進“碳中和”項目,引入碳普惠機製,實現綠色低碳價(jia) 值傳(chuan) 遞和綠色搭建,增設綠色展台設計獎,提高參展、搭建、物流企業(ye) 的參與(yu) 度和積極性。(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