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媒體熱議夢天實驗艙發射和對接成功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綜述:多國媒體(ti) 熱議夢天實驗艙發射和對接成功
新華社記者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後,於(yu) 北京時間11月1日4時27分成功對接於(yu) 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多國媒體(ti) 就此發表文章,熱議中國空間站這次浪漫的“太空之吻”。
俄羅斯各大主流媒體(ti) 密集報道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並與(yu) 空間站組合體(ti) 在軌完成交會(hui) 對接的消息。國際文傳(chuan) 電訊社報道說,隨著這次交會(hui) 對接,中國空間站即將完成建設,太空實驗室將開始全麵運行,隨後進行的相關(guan) 科學實驗及其結果對於(yu) 載人航天的未來非常重要。
“一大群攝影愛好者、太空發燒友和觀眾(zhong) 在毗鄰的海灘上觀看了這次發射,”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廣播公司報道說,“許多人揮舞著中國國旗,穿著印有‘中國’字樣的衣服,反映出強烈的國家自豪感。”
後續,夢天實驗艙將與(yu) 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形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合體(ti) 。路透社報道說,設計壽命至少為(wei) 10年的中國空間站的建成,將是中國太空探索的一個(ge) 裏程碑。報道說,國際空間站可能會(hui) 在近10年內(nei) 停止運行,如果它在未來幾年退役,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實驗的國際需求也會(hui) 增加。
早在2019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就聯合宣布了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如今,瑞士、波蘭(lan) 、德國、意大利等17個(ge) 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被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英國《自然》雜誌報道說,至少1000項科學實驗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主要涉及中國研究人員,也包括其他國家研究人員的項目。美國《時代》雜誌網站刊文說,天宮空間站是開放的。
《印度時報》在關(guan) 於(yu) 中國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的報道中說,中國實現了長期持續的在軌載人飛行,天宮空間站很可能成為(wei) 中國太空影響力日益增長的象征。
作為(wei) 中國空間站第二個(ge) 科學實驗艙,也是國家太空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夢天實驗艙將與(yu) 空間站其他兩(liang) 艙實現控製、能源、信息、環境等功能的並網管理,共同支持空間站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新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