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解碼海派“新鄉村”:特斯拉入駐 泥城鎮農業大鎮跑上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2-11-02 15: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1月2日電 (鄭瑩瑩 鬱玫 謝夢圓)位於(yu) 上海浦東(dong) 新區東(dong) 南角的泥城鎮,如今人們(men) 更愛稱其“特斯拉小鎮”。2019年美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到來,助力泥城鎮迅速駛上產(chan) 城融合、人才導入的“快車道”。不為(wei) 人熟知的是,早在特斯拉落戶前,泥城鎮就已蓄勢待發,準備好迎接時代的風口。

  泥城鎮地處臨(lin) 港片區,早年屬於(yu) 典型農(nong) 業(ye) 大鎮。2019年8月,批準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lin) 港新片區,泥城整體(ti) 納入一期開發範圍。如今走進泥城鎮的兩(liang) 港大道,車輛川流不息,大道的一側(ce) 是特斯拉、上汽乘用車、商湯等一批知名“智造”企業(ye) 的廠房;另一側(ce) 塔吊林立,工地熱火朝天,瞄準研發特色的“創新創業(ye) 帶”正在此處構建。

  眼見泥城鎮取得了如今的成績,很多人也冠以其“被低估的熱土”之稱。泥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張銀標告訴記者,該鎮鎮域麵積為(wei) 61.5平方公裏,其中33平方公裏屬於(yu) 臨(lin) 港重裝備產(chan) 業(ye) 區,這樣打破城鄉(xiang) 二元格局的“新鄉(xiang) 村”絕非普通村鎮可以比擬。

  張銀標認為(wei) ,泥城鎮現在是兩(liang) 條“腿”走路,一條“腿”興(xing) 產(chan) 業(ye) ,另一條“腿”建鄉(xiang) 村,“如果產(chan) 業(ye) 發達,鄉(xiang) 村很破,那也不融合,我們(men) 希望做到產(chan) 業(ye) 、城市、鄉(xiang) 村三者融合,積攢人氣,讓流動的‘流’變成留下來的‘留’。”

  泥城鎮如何讓特斯拉“留”下?早在2013年,泥城鎮就被上海規劃為(wei) 未來浦東(dong) 南片區四大商業(ye) 中心之一,於(yu) 是有了寶龍廣場、鴻音廣場、華亮廣場等商業(ye) 體(ti) 的落地。在交通方麵,泥城區域內(nei) 擁有多維立體(ti) 的交通網絡,自駕出行上往北連接S2滬蘆高速,向西連接規劃中的S3,直通外環、中環和內(nei) 環,能夠快速便捷地到達張江、金橋、龍陽路、浦東(dong) 機場和虹橋國際樞紐,是臨(lin) 港新片區對外交通的“大動脈”。兩(liang) 港大道作為(wei) 臨(lin) 港的第一條高架也將串聯滴水湖核心區、泥城乃至整個(ge) 臨(lin) 港新片區。在教育配套上,泥城的學校資源日漸完善。上述種種都為(wei) 泥城留人才、留項目、留產(chan) 業(ye) 增添了底氣。

  “留”下了特斯拉,更是給泥城鎮的轉型升級添了一把火。過去3年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這裏拔地而起,在它的拉動下,一條完整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本土生態鏈在泥城鎮初具規模,眼下臨(lin) 港新片區已經構建涵蓋自動駕駛係統、汽車內(nei) 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全生態領域的“安全、自主、可控”的產(chan) 業(ye) 生態,首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在此誕生。

  延鋒國際座椅係統有限公司(簡稱:延鋒)就是跟隨特斯拉的腳步入駐泥城鎮的“生態圈”夥(huo) 伴之一。延鋒是上汽集團下屬零部件企業(ye) 華域汽車的全資子公司,其泥城工廠主要生產(chan) 汽車座椅、內(nei) 飾等零部件,供應特斯拉、上汽等企業(ye) 。

  走進延鋒在泥城鎮的生產(chan) 車間,一眾(zhong) 機械臂正在自動化線上繁忙地焊接、裝配、檢測……加上一些人工環節,從(cong) 投入到產(chan) 出,完成一套座椅需30分鍾,每天可完成3000多套(特斯拉)座椅。

  回憶選擇泥城而居的原因,延鋒總裝車間運作經理賈廷文告訴記者,主要是因為(wei) 2020年四季度時,特斯拉產(chan) 量特別高,“總部場地已難以支撐對特斯拉的供貨,而汽車配件供應廠到總裝廠距離一般要在10公裏內(nei) ,我們(men) 包裝特別大,可供配送時間很短,從(cong) 客戶下訂單到供貨抵達,一般1.5小時內(nei) 必須完成”。其新廠位置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大約8公裏,到上汽乘用車大約6公裏,為(wei) 特斯拉及上汽乘用車供貨。

  延鋒的選擇或許隻是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一個(ge) 縮影,張銀標直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的帶動效應非常大,產(chan) 業(ye) 區開發後不僅(jin) 帶動了周邊的就業(ye) 及城鎮化,一些配套企業(ye) 還主動尋上門來,“現在好多企業(ye) 找上來,希望我們(men) 提供土地,但空間有限,所以我們(men) 現在不是‘招商引資’,是‘招商選資’”。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本土生態鏈的構建是產(chan) 業(ye) 集約化使然,那麽(me) 特斯拉有效帶動泥城鎮周邊國際化的生活服務區、學校、國際酒店、多種公共交通、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與(yu) 配套的日趨成熟,則更像是一種被放大的協同效應。特斯拉帶來的集群產(chan) 業(ye) 發展,既增加了當地個(ge) 人就業(ye) 機會(hui) ,又以群體(ti) 式匯聚,促進了該區域的配套發展。

  距離特斯拉十幾公裏行車距離的上海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示範村——公平村,接受了近600名上班族租客。生在公平、嫁在公平、工作在公平的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陳琪回憶說,“以前村裏太窮,道路窄得連車子都開不進來。男娃娃們(men) ‘討媳婦’,人家都不願意嫁過來,很多人選擇搬到城鎮上,村子裏漸漸隻剩下老人和小孩。缺乏了青壯勞動力,地裏的莊稼沒人打理,村子也就越來越窮,由此惡性循環。”

  現在公平村附近聚集了特斯拉、上汽等一些大大小小的企業(ye) ,帶來了租房的上班族,“以前是零星,這幾年越來越多了,每月一兩(liang) 千元(人民幣),村裏的人氣旺了,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了。”

  不僅(jin) 如此,公平村還嚐試起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規模化種植模式,這也令村裏土地的產(chan) 出效益快速增長。如今驅車行駛在公平村,這裏道路整潔、河水清澈,村裏一排排獨棟小樓前,院落開闊,種著果蔬,擺脫了過去的“越窮越留不住,越留不住越窮”的惡性循環。

  雖被冠以“特斯拉小鎮”的名號,但如今“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興(xing) ”的奇跡也正在泥城鎮上演。伴隨著產(chan) 業(ye) 的集聚與(yu) 發展,集約化的示範效應引起了科創企業(ye) 的注意,它們(men) 相中了此間產(chan) 業(ye) 帶來的豐(feng) 富應用場景,慕名而來。

  耗時一年半,今年1月,商湯在泥城鎮新建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啟用。商湯AI(人工智能)大裝置的產(chan) 業(ye) 賦能中心主任蔣欽解釋道,人工智能是底層技術,就像是水、電,要“流”到別的行業(ye) 中,才能產(chan) 生真正的價(jia) 值。

  伴隨企業(ye) 的湧入、產(chan) 業(ye) 的崛起,在泥城鎮人工智能可“用武之地”越來越多。蔣欽說,周邊企業(ye) 很多,商湯期待與(yu) 之合作,“我們(men) 希望根據不同企業(ye) 類型,通過算法定製化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拉動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展望未來,屬於(yu) 浦東(dong) 的傳(chuan) 奇還在繼續,泥城鎮作為(wei) 其中的重要組成也在書(shu) 寫(xie) 著自己的故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塊過去“被低估的熱土”就將站上舞台的中央,被更多人津津樂(le) 道。(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