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省份啟動2023年高考報名 這些新變化要注意!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記者 袁秀月)近日,20餘(yu) 省份已陸續啟動2023年高考報名工作,各省份的藝術類、體(ti) 育類招考規定也陸續公布。2023年高考政策有啥新變化、新規定?
20餘(yu) 省份啟動2023年高考報名工作
記者注意到,從(cong) 10月中下旬開始,各地已陸續啟動2023年高考報名工作。截至11月2日,福建、四川、上海、安徽等地的網上報名已經結束,北京、重慶、天津、廣西、甘肅等多地的高考報名正在進行中,多數省份的2023年高考網上報名將在本月內(nei) 結束。
多地發布的高考報名流程大致包括報名資格初審、網上申報、現場確認、網上交費等環節,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報名手續。對於(yu) 未參加高考報名的考生,上海、江西、四川、廣西等地將組織補報名。廣西還提到,因疫情隔離等特殊情況錯過正式報名時間的考生,可申請參加補報名。不過天津、內(nei) 蒙古、河北、湖北等多地都明確,逾期不再安排補報名。
目前,受多地疫情散發影響,部分省份還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代理報名等方式。如安徽發布提示稱,針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返回參加高考報名的考生,可由考生所屬報名地招生考試機構委托考生現學習(xi) 生活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代為(wei) 辦理報名手續。
2023年起,這些考生不再具有三大專(zhuan) 項計劃報考資格
2012年,我國開始實施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專(zhuan) 項招生計劃,包括國家專(zhuan) 項計劃、高校專(zhuan) 項計劃、地方專(zhuan) 項計劃三項,由部屬高校和省屬重點大學向貧困地區、農(nong) 村地區學生投放專(zhuan) 門的招生指標。
對此,各地也有相關(guan) 報考規定,如甘肅提到,此類考生必須回戶籍所在縣(市、區)報名,國家專(zhuan) 項及高校專(zhuan) 項的考生戶籍、學籍及實際就讀地實施區域同一縣(市、區)的“三統一”政策。雲(yun) 南也在報考通知中要求,申報國家專(zhuan) 項、地方專(zhuan) 項、高校專(zhuan) 項資格的考生必須確保其戶籍、學籍、報名、實際就讀地均在實施區域的同一縣(市、區)。
此外,根據教育部有關(guan) 規定,從(cong) 2023年高考起,往年被國家專(zhuan) 項、高校專(zhuan) 項、地方專(zhuan) 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上述三項專(zhuan) 項計劃報考資格。
特殊類型招生迎新變化
長期以來,藝術類、體(ti) 育類等特殊類型招生備受關(guan) 注。近年來,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出現不少新變化。
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進一步減少藝術類校考專(zhuan) 業(ye) 範圍,逐步提高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cong)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cong) 高校招生環節選拔,而是由相關(guan) 高校從(cong) 在校生中遴選培養(yang) 。也就是說,2023年高考,將是高校高水平藝術團最後一年從(cong) 高校招生環節中選拔。
2021年,教育部、國家體(ti) 育總局還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2024年起,高水平運動隊考生文化考試成績全部使用全國統一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專(zhuan) 業(ye) 測試全部納入全國統考,由國家體(ti) 育總局牽頭組織實施,高校不再組織相關(guan) 校考。
其中,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其他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的80%。
嚴(yan) 防“高考移民”
一直以來,維護公平公正是高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各地出台各項政策措施,嚴(yan) 防“高考移民”、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如天津要求,對於(yu) 空掛學籍、在學不在籍等違規考生,堅決(jue) 予以清退。內(nei) 蒙古則在報考通知中要求,對於(yu) 考生戶籍變更不足三年的和戶籍從(cong) 區外遷入且存在“高考移民”嫌疑的,對其戶籍遷移情況進行重點審核。
此外內(nei) 蒙古還要求,對提供虛假個(ge) 人信息、以虛假報名材料取得報名資格、不符合報名條件但完成正式報名、查實的“高考移民”等考生,考試前查實的要取消其報名資格和考試資格,考試後查實的要取消其高考成績和錄取資格,錄取後查實的要取消其入學資格,已經入學的要取消其學籍,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1-3年的處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