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02元存銀行15年變88.72元 睡眠賬戶如何規避小額管理費?

發布時間:2022-11-04 15:2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杭州金女士意外翻出了一張15年前的存折,餘(yu) 額顯示為(wei) 202元,結果發現因管理費如今賬戶上隻剩 88.72 元。這一報道日前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對於(yu) 銀行的收費政策有網友提出質疑,但也有網友表示理解。“每個(ge) 銀行都有一個(ge) 賬戶免收賬戶管理費,多的賬戶就要收費,這個(ge) 政策已經好幾年了。”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對於(yu) 季度內(nei) 日均存款低於(yu) 500 元的賬戶,部分銀行會(hui) 每季度收取一筆3 元的費用。一家國有大行的大堂經理接受北青報記者谘詢時表示,如果賬戶餘(yu) 額被扣光,客戶又不想繼續使用,最好去網點櫃台申請銷戶,欠繳的賬戶管理費可以申請免繳;如果繼續保留賬戶,隻要有新資金進入,係統會(hui) 自動扣繳拖欠的賬戶管理費。該大堂經理建議,長期不動的賬戶最好盡早銷戶,一方麵是免得冤枉繳納小額賬戶管理費,另一方麵也能避免被不法分子盜用的風險。

  每人在每家銀行

  可有一個(ge) 免費賬戶

  小額賬戶管理費是銀行的市場調節價(jia) 收費項目。根據發改委和銀監會(hui) 的通知,自2014年8月1日起,對於(yu) 銀行客戶賬戶中沒有享受免收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商業(ye) 銀行應根據客戶申請,為(wei) 其提供一個(ge) 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2017年7月,發改委和銀監會(hui) 又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取消和暫停商業(ye) 銀行部分基礎金融服務收費的通知》,重申各商業(ye) 銀行應繼續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對一個(ge) 本行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自2017年8月1日起,各家銀行都開始嚴(yan) 格執行這一規定。

  北青報記者昨日從(cong) 多家銀行了解到,如果客戶在某銀行隻有一個(ge) 唯一賬戶,就會(hui) 自動減免;如果客戶有兩(liang) 個(ge) 及以上賬戶,客戶可以指定其中一個(ge) 免收賬戶管理費,如果客戶沒有指定,部分銀行會(hui) 默認客戶在該行開立的第一個(ge) 賬戶為(wei) 免費賬戶。

  金女士遇到的這種情況,說明這張存折很有可能是她在這家銀行的唯一賬戶。小額賬戶管理費每季度3元,一年12元,15年下來應該超過180元。但金女士的賬戶隻少了大約130多元,相當於(yu) 10年多的小額賬戶管理費。這表明,這家銀行應該在2017年8月1日以後就沒有再收費。

  不同銀行賬戶

  管理費收費標準不同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目前工行、建行、農(nong) 行、交行等國有大型銀行還都有小額管理費。收費標準是每季度日均存款餘(yu) 額低於(yu) 一定標準的,會(hui) 收取每季度3元的小額賬戶管理費。收費的門檻各銀行並不相同。工行的標準是300元,其他大行多是500元,同一銀行不同地區分行的標準也可能不同。

  部分中小銀行對賬戶管理費有不同的收費策略。比如,平安銀行對於(yu) 普卡客戶,如果月日均資產(chan) 不足1000元,將收取每月2元的賬戶管理費;招行普卡如果日均資產(chan) 低於(yu) 1萬(wan) 元,北京地區的收費標準是1元/月/卡。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收費的銀行都有大量減免優(you) 惠政策。比如,簽約代發工資、退休金、低保、醫保、失業(ye) 保險和公積金的賬戶,無論餘(yu) 額多少都免收賬戶管理費。一些銀行的免收範圍還包括:用於(yu) 還貸款、信用卡、繳費的賬戶;進行指定類型交易的賬戶或者級別較高的個(ge) 人賬戶等。

  多家銀行

  已免收小額賬戶管理費

  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積極響應國家減費讓利、普惠利民的號召,國有大行中的中行和郵儲(chu) 銀行已取消小額賬戶管理費,無論客戶擁有幾個(ge) 個(ge) 人賬戶都不收費。郵儲(chu) 銀行自2021年12月1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nei) 免收個(ge) 人人民幣活期存款賬戶小額賬戶管理費;對於(yu) 存量曆史欠費,也不再進行補扣收。中國銀行則自2022年2月1日起,取消個(ge) 人賬戶費用,包括借記卡年費及小額賬戶管理費。

  此外,光大、中信、華夏等多家股份製銀行也都免收小額賬戶管理費。

  建議

  不用的賬戶應盡早銷戶

  避免多繳“冤枉錢”

  金女士15年前的202元因為(wei) 沒有達到銀行的月均餘(yu) 額標準被收取了賬戶管理費,導致錢越存越少。如果餘(yu) 額都被扣光了,銀行還會(hui) 追討嗎?

  建行東(dong) 城一家網點的大堂經理今日接受北青報記者谘詢時表示,如果賬戶餘(yu) 額被扣光了,客戶又不想繼續使用這個(ge) 賬戶,最好去網點櫃台申請銷戶,欠繳的賬戶管理費可以申請免繳;如果繼續保留賬戶,隻要有新資金進入,係統會(hui) 自動扣繳拖欠的賬戶管理費。

  該大堂經理建議,長期不用的賬戶最好盡早銷戶,“一方麵是免得冤枉繳納小額賬戶管理費;另一方麵,會(hui) 有被人盜用的風險,不安全。”

  根據央行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個(ge) 人銀行賬戶138.86億(yi) 戶,按14.12億(yi) 人口計算,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9.82戶。雖然人均賬戶數量增多,但部分賬戶使用率並不高,最終被閑置成為(wei) 了“睡眠賬戶”。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大批銀行多次發出公告,對長期不動的“睡眠賬戶”和不符合規範的“超量賬戶”進行清理。各銀行均表示,清理工作是為(wei) 了落實監管要求,加強賬戶管理,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風險,更好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相關(guan)

  多家銀行限製信用卡賬戶“一人多戶”

  近日,興(xing) 業(ye) 銀行發布《關(guan) 於(yu) 信用卡賬戶“一人多戶”的溫馨提醒》,從(cong) 10月起興(xing) 業(ye) 銀行要求同一客戶在該行新開信用卡賬戶時,持有該行正常狀態的信用卡總數不能超過6張。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8月以來,還有上海農(nong) 商行、鄭州銀行、招商銀行等數家銀行發布公告,對同一客戶持有的信用卡數量設置上限。

  根據這些銀行的公告,如果客戶持有的卡片數量超出上限,可注銷名下不使用的卡片,否則將無法申領新卡或到期續卡。從(cong) 具體(ti) 要求看,各家銀行設置的上限數量並不一樣。

  10月25日, 招行發布“關(guan) 於(yu) 我行客戶信用卡持卡數量管理的公告”。招行要求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的信用卡主卡及附屬卡有效卡數量總計不超過20張(含20張),其中,客戶名下持有的主卡有效卡數量不超過10張(含10張),且由其承債(zhai) 的附屬卡有效卡數量不超過10張(含10張),未激活卡片也都包含其中。

  上海農(nong) 商行自10月1日起,要求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的狀態正常的信用卡數量上限為(wei) 5張;同一信用卡主卡(部分卡種除外)可申請的附屬卡數量上限為(wei) 8張,含已注銷的附屬卡。

  鄭州銀行自9月1日起,要求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的信用卡有效卡片數量上限為(wei) 8張(含8張),已注銷的卡片不統計在內(nei) 。同一張主卡名下最多可申請的附屬卡數量為(wei) 8張,含已注銷卡片。

  這些銀行均表示,出台這樣的規定是為(wei) 了落實中國銀保監會(hui)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7月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ye) 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加強賬戶管理,防範電信詐騙風險,保障客戶用卡安全。 該通知明確要求,銀行應該要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銀行業(ye) 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wei) 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卡率超過20%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不得新增發卡。

  就持卡人個(ge) 人而言,擁有太多信用卡,會(hui) 使得可透支的額度相應增加,對於(yu) 喜歡超前消費而還款能力有限的人群,高負債(zhai) 並非好事;另一方麵,睡眠卡長期不用會(hui) 浪費銀行資源,也有可能成為(wei) 電信詐騙的工具。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谘詢顧問蘇筱芮表示,目前多家銀行調整客戶信用卡數量上限以及授信額度,既是對監管精神的貫徹落實,同時也有利於(yu) 在貸前階段,將風控工作做得更嚴(yan) 、更密,從(cong) 而為(wei) 優(you) 化銀行資產(chan) 質量築牢根基。銀行的限製對於(yu) 合理、合法使用信用卡的持卡人不會(hui) 產(chan) 生影響,還會(hui) 降低持卡人被電信詐騙的可能性。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時應正確認識信用卡的功能和規則,理性透支消費。 本組文/本報記者 程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