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最缺工”職業招工難需要過“三關”
熊丙奇
11月1日,中國就業(ye) 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大於(yu) 求職‘最缺工’的100個(ge) 職業(ye) 排行”,營銷員、車工、餐廳服務員、快遞員、保潔員位列排行前五。報告顯示,與(yu) 二季度相比,製造業(ye) 缺工狀況持續,技術工種崗位缺工較為(wei) 突出。鉚工、鍛造工、模具工等職業(ye) 新進排行,車工、焊工位列排行前十,電機製造工、儀(yi) 器儀(yi) 表製造工、汽車生產(chan) 線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較二季度有所增加。
此前,國家統計局於(yu) 10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為(wei) 5.6%,其中,6-24歲人口、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ye) 率分別為(wei) 17.9%、4.7%。一邊是年輕人失業(ye) 率高企,一邊是部分職業(ye) 嚴(yan) 重缺工,這體(ti) 現了結構性就業(ye) 矛盾問題,即“就業(ye) 難”與(yu) “招工難”並存。
要想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就業(ye) 難”與(yu) “招工難”的矛盾,必須在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結構以及職業(ye) 建設上做文章。總體(ti) 看來,當前“最缺工”的職業(ye) ,大多屬於(yu) 基層技能、勞務服務崗位,對求職者而言,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工資待遇不高,因而職業(ye) 吸引力不強。其中,有些職業(ye) 門檻不高,不要求求職者掌握相應的專(zhuan) 業(ye) 技能,隻需進行適當的培訓就可以上崗,所以隻需多花一些時間招聘,就能完成招工任務。而有的職業(ye) 要求求職者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能,就是花時間招聘,也很難完成招工任務。解決(jue) 這些“最缺工”職業(ye) 的招工用人問題,要攻克三關(guan) 。
一是“培養(yang) 關(guan) ”。我國並非沒有培養(yang) 這些職業(ye) 人才的專(zhuan) 業(ye) ,事實上,中職、高職院校都設置了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當前存在的問題是,職業(ye) 院校不安於(yu) 培養(yang) 職業(ye) 技術人才、應用型人才的職業(ye) 教育定位,中職與(yu) 高職都存在以學曆為(wei) 導向的辦學傾(qing) 向。這也就導致相關(guan) 職業(ye) 技術人才培養(yang) 供給不足。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這是引導職業(ye) 院校安於(yu) 職業(ye) 教育定位,形成合理的人才培養(yang) 結構。隻有把職業(ye) 教育建設為(wei) 與(yu) 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才能解決(jue) 人才培養(yang) 結構與(yu) 社會(hui) 需求脫節的問題。
二是“擇業(ye) 關(guan) ”。去年年底,《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ye) 院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職業(ye) 院校學生的就業(ye) 意向。問卷結果顯示,超六成職校學生不願當藍領。這就涉及學生的擇業(ye) 觀念問題與(yu) 製造業(ye) 技能職業(ye) 的吸引力問題。轉變學生的擇業(ye) 觀,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少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就業(ye) 指導時,告誡學生要“先就業(ye) ,再擇業(ye) ”,不能眼高手低。但學生有自己的擇業(ye) 規劃,而且受其長期以來所接受的職業(ye) 價(jia) 值觀的影響頗深。在一些年輕人中,存在“以進工廠為(wei) 恥”的勞動價(jia) 值觀,這造成技能職業(ye) 的招工難。
三是“發展關(guan) ”。大部分“最缺工”職業(ye) ,也是發展空間有限的職業(ye) 。要解決(jue) 招工難問題,就需要認真分析為(wei) 什麽(me) “缺工”的原因,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新增城鎮就業(ye) 人員超八成有大專(zhuan) 學曆,如果不對一些傳(chuan) 統行業(ye) 職業(ye) 進行升級換代,哪怕就是年輕人選擇,也會(hui) 有“高學曆低就業(ye) ”的失落感。要結合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帶來的就業(ye) 人員學曆與(yu) 能力的變化,加強傳(chuan) 統行業(ye) 職業(ye) 建設,為(wei) 這些職業(ye) 賦予新的內(nei) 涵,提高這些職業(ye) 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