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雲南墨江:東西部協作肉牛養殖項目帶動哈尼村寨增收致富

發布時間:2022-11-09 14: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普洱11月9日電 (李守富 李立) “在上海金山的幫扶下,今年我家養(yang) 了12頭牛,收入大概有12.5萬(wan) 元。”在雲(yun) 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蘆山村,村民普桂美正在自家牛棚裏忙著打掃衛生、添草加料。依靠東(dong) 西部協作肉牛養(yang) 殖項目,她把自家的牛養(yang) 得膘肥體(ti) 壯,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這隻是墨江縣雅邑鎮大力發展肉牛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縮影。2022年,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有效銜接,上海援滇項目先後投入340萬(wan) 元,在當地建立首個(ge) 標準化規模化肉牛養(yang) 殖場,積極探索“肉牛+企業(ye) +村集體(ti) +農(nong) 戶+金融+保險”新模式,大力發展肉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2022年前三季度,全鎮肉牛存欄12923頭、出欄4190頭,實現產(chan) 值5731萬(wan) 元,肉牛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雅邑鎮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

  家住雅邑鎮下洛甫村的脫貧戶李文林介紹:“我今年賣掉了小黃牛,買(mai) 了一頭肉牛。現在政策真好,買(mai) 牛能上保、牛死不欠債(zhai) 、回購能托底,解決(jue) 了我們(men) 的後顧之憂。明年我還要多養(yang) 幾頭!”

  針對無養(yang) 殖能力的低收入家庭,雅邑鎮積極協調專(zhuan) 項扶持資金、扶貧小額信貸、產(chan) 業(ye) 貸等金融扶持購買(mai) 肉牛,由公司進行代養(yang) 。除去購牛本金外,純利潤以農(nong) 戶40%、企業(ye) 60%進行分成,戶均每頭能繁母牛可增收2200元。肉牛養(yang) 殖過程中出現疫病死亡等風險情況,則由保險公司賠償(chang) 80%,餘(yu) 下20%中由相關(guan) 公司及農(nong) 戶共同承擔。通過該政策,群眾(zhong) 養(yang) 殖、交易環節的風險和成本有效降低,從(cong) 而達到企業(ye) 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參與(yu) 、農(nong) 戶增收的三重目的。

  2022年,上海繼續投入援滇項目資金285萬(wan) 元用於(yu) 建設肉牛養(yang) 殖場,雅邑鎮組建鎮屬企業(ye) 與(yu) 龍頭企業(ye) 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運營肉牛養(yang) 殖場。同時,把村一把手培養(yang) 為(wei) 產(chan) 業(ye) 帶頭人,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製,由鎮屬企業(ye) 積極發動轄區內(nei) 群眾(zhong) 發展肉牛產(chan) 業(ye) ,動員養(yang) 殖戶到養(yang) 殖場流轉肉牛。

  “在激勵機製帶動下,今年預計將有19.25萬(wan) 元納入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雅邑鎮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men) 鎮的肉牛將發展到15000頭,養(yang) 牛帶來的村集體(ti) 經濟收入能達到30萬(wan) 元,集體(ti) 壯大了,‘主心骨’效應更加顯現,老百姓的感召力也就更強了。”(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