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地震“泄洪英雄”甘宇:已能拄拐獨自行走 視奶奶為榜樣
中新網達州11月10日電 (張浪 邱椿博)10日,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石河鎮五通村,28歲的四川瀘定地震“泄洪英雄”甘宇像往常一樣,飯後就拄著一雙拐杖在房前屋後散步進行康複訓練。此時,甘宇離出院回到農(nong) 村老家休養(yang) 剛過去1個(ge) 月時間。經過30天的休養(yang) ,甘宇的腳已經可以使上力,可拄著拐杖獨立行走。
在“9·5”瀘定地震中放棄第一時間逃生,迎著墜落飛石,打開兩(liang) 道泄洪閘,阻止了洪水漫壩衝(chong) 毀下遊村落,失聯長達17天才被村民救下,甘宇為(wei) 此收獲了“泄洪英雄”這一稱讚。
在大竹縣五通村,甘宇家淺藏在樹林中。“回家的感覺很踏實!”甘宇坦言,絕境求生17天,是對家的執念讓他堅持了下來,回到家最想做的事就是吃頓團圓飯、照張全家福。
甘宇說,“在以往,一家人基本很難湊齊。父母常年外出打工鮮少回家,自己從(cong) 8個(ge) 月大就成了‘留守兒(er) 童’,和奶奶廖代書(shu) 一起生活,受她的影響最深。”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nong) 民,嘴裏說不出高大上的話,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什麽(me) 位置要做什麽(me) 事,才對得起良心’。”甘宇說,人活於(yu) 世是有價(jia) 值的,那就是擔起應盡之責,在這一點上,奶奶做了榜樣。
隨著家裏的新成員越來越多,甘宇逐漸“加輩”,成了四個(ge) 孩子中的老大。看著奶奶內(nei) 忙家務,外忙村民事務,大事小事料理得井井有條。甘宇耳濡目染,仿佛知道了自己的定位。逐漸收起調皮的本性,開始照顧弟弟妹妹,放牛、打苧麻、“打穀子”等樣樣上手。到鎮裏上中學後開始住校,與(yu) 奶奶的交流少了,隻記得那句“在什麽(me) 位置要做什麽(me) 事”。
甘宇初中時學習(xi) 成績較好,經常輔導同學功課,還被選為(wei) 了副班長。有一次,有同學不顧老師警告,又私自打開教室電腦放電影,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談話。上課鈴聲結束許久,仍不見老師身影。班長請假了,該怎麽(me) 辦?甘宇徑直去到辦公室,代表同學向老師賠禮道歉,將老師及時“請”了回來。
再往後,甘宇一步一個(ge) 腳印,來到了現在的工作崗位,“踏實肯幹”“責任心強”是同事們(men) 對他的評價(jia) 。隨著知識和閱曆的增長,“攬事”思維也越發強烈,把奶奶的說過的話內(nei) 化為(wei) 了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
瀘定地震發生前,奶奶過生日,甘宇早早地備好了煙花、紅包等,打算好好為(wei) 奶奶慶祝。當天單位突發指示,要求甘宇回到單位處理急事,甘宇沒有問“為(wei) 什麽(me) 是我”。向奶奶送出生日祝福後,他連忙從(cong) 大竹趕回了瀘定,堅守崗位。
初冬已至,大竹的氣溫逐漸走低,但甘宇為(wei) 了盡快恢複,每天都會(hui) 拄著雙拐在村裏散步堅持康複。“可能還要等兩(liang) 個(ge) 月時間就能恢複好”,甘宇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