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浙江慶元舉辦第十二屆香菇文化節 多極賦能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11 12: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li) 水11月11日電(傅飛揚)10日晚,第十二屆慶元香菇文化節暨2022年慶元人才科技峰會(hui) 在浙江省麗(li) 水市慶元縣開幕,來自海內(nei) 外的相關(guan) 專(zhuan) 家齊聚,共賞香菇文化、同話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未來式。

  地處浙西南的慶元山水環抱、群峰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6%以上,素有“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的美譽。優(you) 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區位孕育了豐(feng) 富的菌物資源。800多年前,慶元先民吳三公發明剁花法,開創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先河。慶元香菇就此開啟一段翻山越嶺、漂洋過海的“逆襲人生”,成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法寶”。

  日前,“浙江慶元林—菇共育係統”正式被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認定為(wei)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這一深藏於(yu) 綠水青山間的共富密碼得以被世界“看見”。

  國際蘑菇學會(hui) 主席格雷格·西莫在開幕式的視頻致辭中表示,慶元是“香菇開史的地方”,“慶元香菇”的品牌價(jia) 值已達到49.26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名列中國香菇類品牌榜首,“剛剛得知‘慶元香菇’入選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保護示範區籌建名單,我感到十分高興(xing) ,這是慶元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新動力。”

  眼下,新技術、新業(ye) 態正使“林—菇共育”這一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活”起來。

  “選擇性地砍伐段木種植香菇,不僅(jin) 不會(hui) 破壞森林係統,反而能促進森林的更新和生長。菌菇在樹木枝葉的蔭蔽下自然生長,保持了原生態特質,而林下空間也因此得到科學利用。”近日,在慶元縣賢良鎮岱頭林場,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了解,2021年以來,賢良鎮的“林—菇共育示範園”成為(wei) 慶元的熱門景點之一,以賞、學、遊、購為(wei) 主題的生態遊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大家不僅(jin) 能在此詳細了解食用菌的種植過程,還能購買(mai) 到“段木香菇”等伴手禮。

  “香菇是中國第一大品種的食用菌,全國年產(chan) 量超1000萬(wan) 噸,‘一葷一素一菇’已成為(wei) 健康飲食結構的共識。”中國食用菌協會(hui) 會(hui) 長高茂林表示,一部慶元的建縣史,就是一部香菇產(chan) 業(ye) 從(cong) 慶元走向世界的發展史。800多年來,勤勞的慶元菇民如候鳥一般到全國各地種植香菇,製菇技術像菌菇的孢子一樣飄向世界各地。

  如其所言,慶元香菇已成為(wei) 食用菌領域的共享致富密碼——截至目前,該縣已培育出了1萬(wan) 多名擁有專(zhuan) 業(ye) 知識、豐(feng) 富經驗的“香菇師傅”,在傳(chuan) 承當地傳(chuan) 統剁花法、段木法等技藝的同時,也為(wei) 全國20多個(ge) 省400多個(ge) 縣的菇農(nong) 提供技術支持和幫扶,使更多農(nong) 戶走上“菌菇共富路”。

  此外,香菇文化一直是慶元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一極。2008年以來,菇民戲、香菇功夫、香菇山歌、香菇諺語、菇山話等獨特的香菇文化不斷走進慶元校園與(yu) 大眾(zhong) 視野。在與(yu) 開幕式一並舉(ju) 行的《山水賦菇鄉(xiang) 》實景文藝演出中,當地多個(ge) 民間文藝組織以歌曲、舞蹈、朗誦等形式,藝術化演繹香菇文化與(yu) 菌菇故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