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贛閩攜手“逐”綠守護武夷山國家公園

發布時間:2022-11-14 15:22: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11月13日電題:贛閩攜手“逐”綠守護武夷山國家公園

  新華社記者賴星、張華迎

  “武夷山國家公園”七個(ge) 鎏金大字立在桐木關(guan) 關(guan) 樓之上,格外引人注目。

  桐木關(guan) 是武夷山八大雄關(guan) 之一,位於(yu) 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核心保護區。以麻石砌築的關(guan) 樓高大雄偉(wei) ,鎮守在贛閩兩(liang) 省交界處。

  立關(guan) 而望,兩(liang) 側(ce) 高山聳峙入雲(yun) ,山巔之上蒼鷹盤旋,引得遊客不時駐足拍照。

  “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立後,桐木關(guan) 也成了‘網紅打卡點’。”寒來暑往間,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桐木關(guan) 保護站負責人李紅已經在這裏守關(guan) 20餘(yu) 年。

  桐木關(guan) 扼贛閩咽喉,由此可北進江西,南下福建。關(guan) 樓旁有兩(liang) 棟緊鄰的建築,一邊是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桐木關(guan) 保護站辦公室,一邊是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關(guan) 檢查哨卡。

  “我們(men) 去黃崗山進行生態考察,要怎麽(me) 辦手續?”一名中年人手持入區許可證走進李紅所在的保護站。

  以桐木關(guan) 關(guan) 口為(wei) 起點,延伸出一條簡易沙土公路,通向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一道鐵欄杆守住了進山的路。

  “先在我這簽一份進入黃崗山安全承諾書(shu) ,再到福建檢查哨卡那邊登記人員、車輛信息。”待這名中年人辦完手續後,李紅帶著他來到欄杆處放行。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guan) 鍵地區,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麵積最大的中亞(ya) 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係統,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其中黃崗山區域生長著許多瀕危的動植物。

  “桐木關(guan) 保護站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防堵盜伐盜獵行為(wei) ,所有前往黃崗山的車輛都要提前報備並獲得入區許可證。”李紅說,除了護林員與(yu) 科研人員,鮮有人能夠上山。

  兩(liang) 個(ge) 保護站共同守護黃崗山,是贛閩兩(liang) 省一體(ti) 化推進武夷山脈保護管理的一個(ge) 縮影。

  聯合開展兩(liang) 棲動物調查,發現武夷湍蛙、九龍棘蛙、福建掌突蟾等物種;聯合開展打擊獵捕野生動物、“驢友”擅自入區等專(zhuan) 項行動……近年來,贛閩兩(liang) 省在聯合開展生態係統保護、森林防火、科研監測等方麵進行了深入合作。

  “我們(men) 將進一步完善跨省協作聯動機製,全麵加強武夷山生態係統保護修複、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形成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的強大合力。”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範強勇說。

  在守護美好生態的同時,讓老百姓共享生態福利也是國家公園建設的應有之義(yi) 。

  武夷山是世界烏(wu) 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種茶製茶是當地農(nong) 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初冬時節,福建武夷山市燕子窠生態茶園青山披翠。鬆土、施有機肥、灑下油菜花種、覆土……最近幾天,趁著天氣晴好,武夷山市永生茶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方舟忙著和工人們(men) 一起在茶園裏套種油菜。

  “在茶園套種大豆、油菜,不僅(jin) 能抑製雜草、減少病蟲害,還能改良土壤、提高茶葉品質,一舉(ju) 多得。”方舟說,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和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他對自家1000多畝(mu) 茶園進行了生態化改造。

  如今,生態茶園這一套種技術在武夷山市遍地開花。截至今年10月底,武夷山市已建成10.58萬(wan) 畝(mu) 生態茶園。2021年,武夷山市茶產(chan) 業(ye) 稅收突破1億(yi) 元,同比增長超過50%。

  在與(yu) 福建武夷山市一山之隔的江西鉛山縣武夷山鎮,得益於(yu) 當地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和逐漸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民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79歲的謝冬友是武夷山鎮西坑村村民,也是一名製茶的老手藝人,他和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在製茶的同時還開了一家擁有30多個(ge) 床鋪的民宿。

  “夏天生意最好,客人如果不提前一個(ge) 星期訂,根本訂不到房。”客人多了,人手緊缺,謝冬友和家人有時隻好下山到幾十公裏外的其他鄉(xiang) 鎮把廚師、保潔員接到家裏來幫忙。

  “既要生態美,也要百姓富。”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陳威介紹,不斷拓展“兩(liang) 山”轉化路徑,把武夷山建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已成為(wei) 兩(liang) 省在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的共識。

  這份共識恰如刻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老辦公區大門石柱上的那副對聯所言——“保護生態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樂(le) 居深山盡心盡責管好自然資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