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交所開市周年:市值近2000億元

發布時間:2022-11-15 11:16:00來源: 北京商報

  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首批81隻星宿股正式開市交易,資本市場迎來曆史性的一刻。如今,北交所於(yu) 11月15日迎來開市一周年。截至11月14日收盤,北交所個(ge) 股數量達123隻,合計總市值約為(wei) 1947.75億(yi) 元,已接近2000億(yi) 元。回首開市以來的這一年,北交所持續改革創新,亮點頗多。諸如,近期北交所正式推出融資融券製度;北證50成分指數也於(yu) 近期落地,擬於(yu) 11月21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從(cong) 審核效率上來看,北交所審核速度不斷提高,自受理到注冊(ce) 最短耗時僅(jin) 72天。在上市公司質量方麵,北交所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搖籃,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等占比超八成。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ti) 營收、淨利均實現同比增長。

  共有上市公司123家

  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與(yu) 去年開市時相比,遠航精密、慧為(wei) 智能、惠豐(feng) 鑽石等42隻個(ge) 股在這一年中登陸北交所,個(ge) 股數量實現擴容。

  截至11月14日收盤,北交所123家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達到1947.75億(yi) 元。其中,貝特瑞、吉林碳穀、連城數控3股總市值超過百億(yi) 元,分別約為(wei) 338.56億(yi) 元、157.09億(yi) 元、152.17億(yi) 元。

  未來,北交所還將進一步擴容,如今北交所擁有著充足的“後備軍(jun) ”。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這一年以來,北交所獲受理公司數量為(wei) 159家,目前正在排隊的公司數量超過1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審核速度在這一年中不斷加快。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北交所IPO自受理至注冊(ce) 平均耗時為(wei) 136天,其中最短僅(jin) 耗時72天。

  現階段,北交所正研究推進“領航計劃”,在總結前期實踐基礎上,進一步優(you) 化各環節協同,夯實前端審核監管基礎,提升後端上市審核效率,力爭(zheng) “少問詢、少反饋”,幫助優(you) 質企業(ye) 上市預期更明確、上市時間更快速、上市過程更順暢。

  推出融資融券製度

  在北交所即將開市一周年之際,備受市場期待的北交所融資融券製度有了新進展,11月11日,北交所發布《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及配套業(ye) 務指南。

  融資融券交易,即是指投資者向具有北交所會(hui) 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mai) 入證券或借入證券並賣出的行為(wei) 。

  據了解,北交所融資融券業(ye) 務總體(ti) 上比照滬深市場成熟模式構建,包括券商資格管理、投資者準入、賬戶體(ti) 係、交易方式、可充抵保證金證券範圍及折算率、權益處理、信息披露等方麵均與(yu) 滬深市場兩(liang) 融業(ye) 務保持一致。

  同時,根據北交所市場特點在轉板股票融資融券業(ye) 務銜接方麵作出適應性安排。一是《融資融券交易細則》明確了標的股票轉板的將被調整出標的股票範圍。二是《融資融券指南》在會(hui) 員交易業(ye) 務管理中明確轉板證券的融券合約應及時了結;可充抵保證金證券轉板的,北交所自停牌之日起將其調整出可充抵保證金證券範圍。

  北交所表示,此次推出融資融券製度,是北交所持續推進市場功能建設的重要舉(ju) 措,能夠為(wei) 投資者采取多元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提供有效支撐,增強市場活力與(yu) 韌性,對完善北交所交易機製、提升二級市場定價(jia) 功能具有積極意義(yi) 。

  隨著相關(guan) 規則的發布,北交所正式啟動融資融券交易不會(hui) 太遠。北交所表示,將積極組織各市場參與(yu) 者盡快完成技術改造、組織證券公司根據規則要求完成內(nei) 部製度準備、融資融券交易權限申請、為(wei) 客戶信用證券賬戶開通本所交易權限等工作。待各項準備工作全麵就緒後,將另行公布標的股票名單和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正式啟動融資融券交易。

  落地北證50成分指數

  自北交所成立以來,推出北交所相關(guan) 指數的呼聲一直很高。今年9月,北交所宣布正式推出北證50成分指數,經過兩(liang) 個(ge) 多月的籌備後,現已公布北證50成分指數樣本股名單,擬於(yu) 11月21日起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據悉,北證50成分指數樣本股的選擇是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兼具代表性與(yu) 成長性。前五大權重股分別為(wei) 吉林碳穀、連城數控、貝特瑞、穎泰生物、諾思蘭(lan) 德。首發樣本股總市值占比71%,營業(ye) 收入、淨利潤、研發支出占比均超65%。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nei) 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認為(wei) ,北證50成分指數是北交所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股價(jia) 走勢的指針,北證50成分指數的推出對於(yu) 北交所股票進入各類投資者的資產(chan) 組合,對於(yu) 各類資管機構開發相應的資管產(chan) 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之後,北證50成分指數將逐步成為(wei) 中國高科技中小企業(ye) 的代表性股票指數。

  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搖籃”

  縱觀北交所123家上市公司,一年來,北交所孕育並支持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全力以赴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主陣地。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標杆企業(ye) ,盡快形成初始規模”是當前北交所市場建設的首要任務。目前,共有47家公司是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八成以上公司為(wei) 省級以上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部分公司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進口替代,發展動能得到充分釋放。諸如利通科技研發推出超耐磨酸化壓裂軟管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98.58%;富士達主導製定的IEC國際標準發布,標誌著公司在射頻同軸電纜組件領域保持著國際技術領先地位。

  從(cong) 研發力度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31.97億(yi) 元,同比增長33.1%,研發強度達4.37%,約為(wei) 規模以上企業(ye) 的3倍。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營業(ye) 收入、歸屬淨利潤整體(ti) 穩步提升。財務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ye) 收入732.07億(yi) 元,同比增長33.25%;實現歸屬淨利潤69.26億(yi) 元,同比增長19.43%;實現扣非淨利潤62.23億(yi) 元,同比增長21.3%。110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麵超九成;67家公司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55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hui) 科技產(chan) 業(ye) 投資分會(hui) 副會(hui) 長兼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表示,北交所開市一年來取得了極為(wei) 不錯的成績。隨著北交所不斷改革創新,上市公司數量、質量不斷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各項製度穩步落地,未來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能力將進一步加強,也將推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更加完善。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