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政策助力綠色金融發展 銀行年內發行綠色金融債規模超2500億元

發布時間:2022-11-15 15:4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彭 妍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作為(wei) 我國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yu) 者,商業(ye) 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探索不斷深入。今年以來,各銀行機構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zhai) 券,《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1月14日,年內(nei) 已有36家銀行發行47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規模合計達2539.87億(yi) 元,無論是發債(zhai) 機構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都遠超去年。2021年,共有17家銀行發行25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規模合計為(wei) 950.55億(yi) 元。

  綠色金融債(zhai) 發行提速

  近日,平安銀行發布公告稱,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成功發行3年期200億(yi) 元綠色金融債(zhai) 券,這是該行發行的首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利率2.45%,所募資金將依據適用法律和監管部門的批準,用於(yu) 《綠色債(zhai) 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的綠色產(chan) 業(ye) 項目。

  作為(wei) 重要的綠色融資工具,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zhai) 。從(cong) 發債(zhai) 機構類型看,國有大行是綠色金融債(zhai) 發行主力。數據顯示,年內(nei) 工商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已合計發行綠色金融債(zhai) 900億(yi) 元。政策性銀行方麵,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年內(nei) 共發行9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規模合計達602.3億(yi) 元。

  中小銀行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債(zhai) 數量與(yu) 發行規模提升明顯。截至11月14日,年內(nei) 已有27家城商行、農(nong) 商行累計發行29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規模累計達687.57億(yi) 元,較去年全年增長超兩(liang) 倍。2021年全年,共13家城商行、農(nong) 商行發行17隻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規模累計為(wei) 284.55億(yi) 元。

  對於(yu) 綠色金融債(zhai) 發行規模大增的原因,零壹研究院院長於(yu) 百程表示,近兩(liang) 年,綠色金融債(zhai) 券的發行持續增長,一方麵是因為(wei) 政策的推動,《綠色債(zhai) 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為(wei) 國內(nei) 綠色債(zhai) 券支持項目及領域的統一和規範奠定了重要基礎;另一方麵綠色金融債(zhai) 券是一種成本低期限長的融資工具,因此受到包括國有大行、政策性銀行等各類銀行的積極跟進。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債(zhai) 券募集資金專(zhuan) 項用於(yu) 綠色信貸相關(guan) 項目融資,近年來在實體(ti) 經濟雙碳轉型的大背景下,銀行綠色貸款出現快速增長,反過來驅動銀行加大了綠色債(zhai) 券發行規模。

  持續完善綠色金融體(ti) 係

  2021年7月份,《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jia) 方案》正式實施,將綠色債(zhai) 券正式納入考核範圍,其評價(jia) 結果也將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等政策和審慎管理工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表示,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後,綠色金融的政策框架不斷完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jia) 方案》正式施行,意味著對於(yu) 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的綠色業(ye) 務評價(jia) 不再局限於(yu) 綠色貸款,而是將內(nei) 涵擴大至各項綠色金融業(ye) 務,包括綠色貸款、綠色證券、綠色股權投資、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綠色理財等。當前,銀行機構麵臨(lin) 的綠色評價(jia) 更加嚴(yan) 格,為(wei) 了適應更大規模的綠色信貸投放,需要發行更多的綠色金融債(zhai) 券,從(cong) 而擴充負債(zhai) 端資金來源。

  不過,目前綠色金融債(zhai) 仍存在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在於(yu) 百程看來,隨著綠色金融債(zhai) 券規模上升,綠色金融債(zhai) 券募集資金要確保用於(yu) 綠色領域,切實服務綠色發展。對銀行來說,綠色信貸業(ye) 務涉及領域廣,技術性和專(zhuan) 業(ye) 性強,需要提升業(ye) 務人員專(zhuan) 業(ye) 水平,把握綠色企業(ye) 的經營特點和發展趨勢,識別相關(guan) 風險,讓綠色債(zhai) 券資金發揮更大作用。

  明明認為(wei) ,現階段綠色金融債(zhai) 券都需要在募集說明書(shu) 上披露環境效益指標,但由於(yu) 綠色項目的投向廣泛,各類綠色投資之間缺乏明顯可比的統一標準,因此,下一步,需要完善的主要還是信息披露的精度和頻次,更好地實現綠色金融對綠色投資的傳(chuan) 導,並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