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京劇碰撞:當埃及留學生遇見京劇尚派傳人
當埃及留學生遇見京劇尚派傳(chuan) 人
如果對京劇稍有了解,便會(hui) 知道京劇尚派的傳(chuan) 承之難:唱念做打舞,缺一不可;文武並重,對演員的要求極高。而在北京京劇院青年團,畢業(ye) 於(yu) 中國戲曲學院的周美慧進團後擔起了“尚派傳(chuan) 承”的重任。
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的埃及留學生劉正曦走進北京京劇院,穿上戲服,第一次沉浸式感受尚派藝術,他的收獲如何?周美慧和這位“國際友人”搭檔,是一種怎樣的體(ti) 驗?在《非遺環遊記》首期節目中,兩(liang) 位90後年輕人來了一場“跨文化的京劇碰撞”。
京劇尚派有何特點
在北京京劇院的大廳裏,擺放著京劇藝術史上的“四大名旦”和“五大頭牌”的半身塑像。周美慧向劉正曦逐一介紹梅蘭(lan) 芳、尚小雲(yun) 、程硯秋以及荀慧生等前輩京劇大師,這些都是北京京劇院的奠基人,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藝術乃至精神財富。“尚小雲(yun) 先生是一位特別俠(xia) 義(yi) 的人,在戲中也經常扮演女俠(xia) 、女英雄,剛柔並濟,展現角色的陰柔之美。”在京劇尚派創始人尚小雲(yun) 先生的銅像前,周美慧認真地介紹。
《漢明妃》是京劇尚派的代表劇目之一,又名《王昭君》《青塚(zhong) 記》。劉正曦在觀看演出錄像時一眼就認出了扮演王昭君的周美慧,“雖然化了妝,但是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感覺和周老師一樣。”“學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men) 眼神一定要抓住觀眾(zhong) ,眼睛裏要有戲。”周美慧介紹。
周美慧和劉正曦一邊看演出錄像,一邊解釋著戲中的人物關(guan) 係和藝術特點,“這個(ge) 人是馬夫,鼻子上化白色的妝,屬於(yu) 醜(chou) 角,代表他是番邦的人。”“這個(ge) 是翎子功,是需要反複練的,不然翎子容易折。”
劉正曦此前曾了解過梅派,探尋尚派的不同之處是他此次拜訪周美慧的目的之一。“梅派多是唱腔溫婉,給人以美的感受,比如虞姬、楊玉環等角色。尚派則講究文武並重,嗓音高亢嘹亮,融入了不少楊小樓先生武戲的身段特點。”周美慧介紹。
由於(yu) 尚派難度之高,尚派的傳(chuan) 人一直比較少,尚小雲(yun) 先生留下的影像資料也很少。2016年,23歲的周美慧頭一次將《漢明妃》搬上舞台,當時整理《漢明妃》時隻有一小段電影中的錄像資料,想完整演出整部戲,必須搜集大量資料、再溝通編排,向多位老師學習(xi) 。
新一代京劇人“花式”練功
在北京京劇院的練功房裏,經常會(hui) 見到周美慧練功的身影。“頭一件事就是跑圓場,沒有跑圓場在台上寸步難行”,在這項“不出功”的事情上,周美慧從(cong) 未偷懶,“平均兩(liang) 個(ge) 月就磨壞一雙鞋”。
“腳跟、腳掌、腳尖,上身不能動,膝蓋微彎……”對待劉正曦這位國際友人,周美慧並沒有放低標準,依舊嚴(yan) 格要求。即使劉正曦平時是健身房的“常駐選手”,他也覺得京劇演員練功是件“很耗體(ti) 能”的事情。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周美慧介紹,因為(wei) 京劇是一種舞台藝術,現場演出時沒有絲(si) 毫遮掩,所以對演員的基本功要求極高,“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liang) 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zhong) 知道”的俗語也是說明這一點。“《戰金山》裏打鼓的動作,舞台演出隻需要呈現幾分鍾,演出前我每天都要練上幾個(ge) 小時。”
作為(wei) 年輕一代的京劇人,周美慧的練功不隻在劇院的練功房、排練廳。在健身房、普拉提館,她也會(hui) 有意識地訓練體(ti) 能,增加核心力量、平衡性的練習(xi) ,“主要是戲裏麵需要”。
尚派扛鼎之作《乾坤福壽鏡》中表現主人公胡氏失子驚瘋,演員需要完成“三起三落”的動作,配合水袖的翻轉和氣韻貫通的唱腔。接下來則要完成轉身、下腰、臥魚、屁股坐子等一係列身段動作,來表現人物內(nei) 在情感。
“過去老先生練功,身體(ti) 會(hui) 受很多傷(shang) 。現在我更重視科學練功,保護好自己的身體(ti) ,讓藝術更長時間地呈現在舞台上。”周美慧向劉正曦介紹,“屁股坐子這個(ge) 動作老先生說要靠腰裏勁兒(er) ,其實也就是現在常說的核心力量。”
“這是我頭一回和外國友人‘打把子’”
“我們(men) 在《戰金山》這場戲裏截取一點‘小快槍’的部分。”為(wei) 了讓劉正曦沉浸式體(ti) 驗京劇藝術的魅力,二人決(jue) 定扮上戲,拿上“槍杆”,在舞台上比試一番。
剛聽到“要用槍開打”,劉正曦以為(wei) 是用“手槍”。周美慧解釋,京劇舞台上的槍在武打上是很重要的器械道具。劉正曦在這場戲中扮演武生,不僅(jin) 需要拿槍,還要戴盔頭、紮靠。
舞台體(ti) 驗過後,周美慧對頭一回和外國友人“打把子”很滿意,“在短短的時間裏,扮上戲、勒頭、紮靠對他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總體(ti) 來說他的動作完成度比較高。”“雖然我感覺自己的動作很笨拙,但是周老師始終耐心地糾正我的動作,幫助我完成了這次體(ti) 驗。”劉正曦說。
劉正曦和周美慧兩(liang) 人合作的這場戲選自尚派名劇《梁紅玉》。尚小雲(yun) 先生將《玉玲瓏》《戰金山》兩(liang) 劇加以整理改編,講述了梁紅玉本為(wei) 北宋將門之後,父親(qin) 陣亡,與(yu) 母親(qin) 相依為(wei) 命,立誓從(cong) 軍(jun) ,報國仇家恨的故事。
“深入了解就會(hui) 發現,尚派戲真的特別好看,有文有武,既能聽到唱段,又能看到優(you) 美的身段和舞蹈,觀賞性特別強。”在周美慧的戲迷裏,有不少是十幾歲的孩子。周美慧表示將盡全力繼續傳(chuan) 承好、詮釋好尚派藝術,多多跟尚派前輩名家交流請教,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近距離感受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軍(jun) 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