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日均報告超2萬例,本輪疫情如何防控?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韋香惠)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仍然嚴(yan) 峻複雜,部分地區疫情擴散速度加快,防控難度不斷加大。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不折不扣落實疫情防控優(you) 化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有關(guan) 情況。
近一周平均每天報告2.22萬(wan) 例
發布會(hui) 上,國家疾控局傳(chuan) 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介紹,近期疫情呈現三個(ge) 特點: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疫情波及範圍廣、傳(chuan) 播鏈複雜以及人口密集城市成為(wei) 疫情防控重點地區。
自11月1日以來,全國已經累計報告了25.3萬(wan) 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報告2.22萬(wan) 例,較上一周增長了一倍。多數省份疫情持續發生,多個(ge) 省份的疫情傳(chuan) 播範圍廣、傳(chuan) 播鏈條多,有的省份麵臨(lin) 三年來最嚴(yan) 峻複雜的局麵。像廣州、重慶,由於(yu) 人口規模大、人員流動性強、高校等重點場所集中、人員聚集性活動多,加劇了疫情傳(chuan) 播擴散的風險和防控難度。
對於(yu) 近期社會(hui) 麵的病例占比較高的情況,胡翔表示,主要與(yu) 病毒特性和對疫情的反應速度兩(liang) 個(ge) 方麵原因有關(guan) 。
一方麵,新冠病毒持續演變,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也演變出了很多亞(ya) 分支,隱匿性更強,傳(chuan) 播速度也更加快。如果常態化監測預警措施落實不到位,往往發現疫情較晚,發現時就已發生了廣泛的社區傳(chuan) 播,社會(hui) 麵感染者也多。
另一方麵,在疫情發現初期,及時發現管控社會(hui) 麵的感染者、準確判定管控密切接觸者、及時精確劃定並公布風險區,這些都是搶占疫情防控先機的關(guan) 鍵。如果猶豫不決(jue) 、錯失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期,後期社會(hui) 麵感染者會(hui) 在短期內(nei) 迅速增長,疫情防控難度也將大大增加。
不能以疫情防控為(wei) 由對醫療機構一關(guan) 了之、一封了之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設置發熱門診,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發熱門診的地址、電話等信息要向社會(hui) 公布。
郭燕紅提到,不能夠以疫情防控為(wei) 由對發生疫情風險的醫療機構一關(guan) 了之、一封了之。醫療機構的急診、透析室、手術室、分娩室、重症監護室等重要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保障患者救治。
此外,對疫情防控需要臨(lin) 時停診的醫療機構的某些科室,要及時向社會(hui) 公布。對確需有風險要封控的醫療機構以及相關(guan) 科室,強化應急處置機製,以最快速度排除感染風險,能夠做到快封快解。
低風險區群眾(zhong) 離開所在城市須持48小時核酸證明
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提出,取消中風險區域,高風險區域連續5天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就降為(wei) 低風險區。
發布會(hui) 上,中國疾控中心傳(chuan) 防處研究員王麗(li) 萍介紹,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除去高風險區以外的地區劃定為(wei) 低風險區。低風險區實行“個(ge) 人防護、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
低風險區的群眾(zhong) 要減少外出、不聚集、外出時要做好防護,主動配合區域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等防疫工作。出現發熱、幹咳等症狀後,及時主動前往醫療機構就診,排查病毒感染。
同時,倡導低風險區群眾(zhong) 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如果確需離開,離開所在城市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各地正有力推動落實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
胡翔表示,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通過視頻會(hui) 商、調度和培訓等多種方式,部署調度各地盡快推進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落實落地。目前,各地正有力推動落實。
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了四個(ge) 技術性文件,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居家健康監測指南》,方便基層相關(guan) 工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
下一步,將對這些文件進行專(zhuan) 門培訓,同時還會(hui) 繼續指導各級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工作專(zhuan) 班,督促各地不偏不倚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做到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