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科普:非法添加物不等於食品添加劑
非法添加物不等於(yu)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權威科普係列之二
◎本報記者 付麗(li) 麗(li)
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說到食品添加劑,人們(men) 首先會(hui) 想到這些。不少人因此“談添加劑色變”。
“事實上,它們(men) 都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屬於(yu) 食品非法添加物。”11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hui) 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食品科學與(yu) 營養(yang) 工程學院教授範誌紅認為(wei) ,公眾(zhong) 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的概念。
非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合法使用都是安全的。迄今為(wei) 止,我國對人體(ti) 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沒有一起是由於(yu) 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孫寶國說。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令全國震驚,當時有專(zhuan) 家說“三聚氰胺不是一種好的食品添加劑”,一下子吸引了公眾(zhong) 的眼球。
“三聚氰胺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一種非法添加物。但從(cong) 此以訛傳(chuan) 訛,隨後又有蘇丹紅、瘦肉精,這些食品非法添加物被一些人誤認為(wei) 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因而背上了黑鍋。”說起這些,孫寶國很無奈。
在範誌紅看來,一定要分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違法添加的關(guan) 係。她解釋說,合理使用是指符合國家標準對其使用範圍和使用量的要求,且符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範圍,如染色饅頭裏麵的檸檬黃,或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量,也就是常說的超標,或違背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如用香精醃漬鴨肉偽(wei) 造牛羊肉等,都屬於(yu) 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wei) 。
“三聚氰胺、蘇丹紅、福爾馬林等都是非法添加物。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禁止生產(chan) 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chan) 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ti) 健康物質的食品’。”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yu) 健康學院教授曹雁平說。
範誌紅表示,除了安全性,不當使用食品添加劑還涉及以次充好、造假等。比如用雞精加乳化劑冒充真正的雞湯肉湯,不會(hui) 造成安全問題,但卻是欺騙消費者和不公平競爭(zheng) 行為(wei) 。相關(guan) 專(zhuan) 家同時指出,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添加非食用物質等“兩(liang) 超一非”的違法行為(wei) ,才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
“對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wei) ,必須依法嚴(yan) 厲打擊。”孫寶國強調。
我國批準的食品添加劑不到國際六分之一
可能與(yu) 國內(nei) 大多數民眾(zhong) 的認知相反,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審批管理非常嚴(yan) 格。目前,全球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數量約15000種,我國僅(jin) 有2300多種。
曹雁平介紹,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我國建立了一係列食品添加劑的管理製度。上市前,對食品添加劑實行嚴(yan) 格的審批製度;生產(chan) 時,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chan) 企業(ye) 實行生產(chan) 許可製度;使用時,建立了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製度,並製定了涵蓋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產(chan) 品要求、生產(chan) 規範、標簽標識、檢驗方法等在內(nei) 的700餘(yu) 項強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而且,我國還有一個(ge) 不成文的規定,隻有兩(liang) 個(ge) 及以上國家使用的添加劑,我們(men) 才會(hui) 啟動評估,決(jue) 定是否使用。”孫寶國補充說,現實中存在不少食品添加劑,如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在美國可以使用,但中國卻被認為(wei) 是非法添加。
至於(yu) 公眾(zhong) 擔心如果每天吃的多種食品中都有添加劑,會(hui) 不會(hui) 造成吃進去的某種食品添加劑總量過量?對此,曹雁平表示,我國在設定每種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時開展的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會(hui) 考慮不同年齡、地區、性別的人群一天吃多種食品且長期食用的情況。因此,食品添加劑在規定的範圍和用量下使用,不會(hui) 造成攝入過量,也不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危害。
此外,我國還對使用中的食品添加劑實行持續的、動態的跟蹤評價(jia) ,根據國內(nei) 外最新研究成果,對食品添加劑重新進行再評估,不斷調整使用範圍和使用量,並對部分物質禁止使用。
“尤為(wei)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和監管屬於(yu) 交叉學科,研究者數量比較少,專(zhuan) 業(ye) 性極強,相關(guan) 信息不容易理解。而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是由國家監管的,能夠確保其權威性、科學性和動態性,公眾(zhong) 應理性、科學看待食品添加劑。”曹雁平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