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人骨折能接受手術嗎?專家:可能的話積極接受手術治療
中新網上海12月1日電 (陳靜 陳霞 瓊肖鑫)93歲、罹患多種基礎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邵老先生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右髖部股骨頸骨折,不能行走。記者1日獲悉,上海專(zhuan) 家在15分鍾內(nei) ,成功為(wei) 邵老先生完成股骨頸骨折半髖置換術。經過12天康複治療,老伯已能下地行走。如今,老人康複出院。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四院”)骨科專(zhuan) 家陳愛民教授1日對記者介紹,高齡老人往往伴有嚴(yan) 重的骨質疏鬆,每次意外跌倒最易出現髖部骨折,同時老年人基礎疾病多,如選擇保守治療,老人骨折後就不能行動,長期臥床可能會(hui) 導致肺炎、褥瘡、尿路感染等並發症,死亡率≥40%,威脅患者生命。
“如果選擇手術,則麵臨(lin) 患者高齡,自身基礎疾病多,身體(ti) 很多重要器官的功能處於(yu) 臨(lin) 界失代償(chang) 狀態,骨折創傷(shang) 會(hui) 加重原發疾病發展的同時,麻醉手術所帶來的二次創傷(shang) ,也會(hui) 進一步破壞患者身體(ti) 代償(chang) 能力,也易發生突發意外情況。圍手術期及術後一年之內(nei) 的死亡率在20%左右。”陳愛民分析指出,二者相較,醫生會(hui) 建議患者在可能情況下積極接受手術治療,比如,做人工股骨頭置換,使其能夠早期下床,這對其今後康複及延長生命都有好處。
陳愛民告訴記者,老人剛確診骨折時,家人擔心老先生無法順利度過圍手術期,並未同意手術,老人遂離院臥床保守治療。此後,邵老先生家人發現老人不僅(jin) 骨折處疼痛,基礎疾病進一步加重,精神狀態萎靡,身體(ti) 狀況一日不如一日。於(yu) 是,他們(men) 再次陪邵老先生前來就診。
入院後,陳愛民教授經過詳細檢查,發現邵老伯的情況遠比想象的複雜,基礎疾病較多並伴有嚴(yan) 重心肺功能障礙,有時還有老年癡呆狀態,這些都將增加其治療難度和風險。陳愛民告訴記者,影響圍手術期意外發生的另一個(ge) 關(guan) 鍵因素是手術時間長短,醫師手術技術越好,護士越專(zhuan) 業(ye) ,手術時間越短,老年病人風險越小。
在上海四院“共管模式”下,老年醫學科,心內(nei) 科,呼吸科、神經內(nei) 科等相關(guan) 科室專(zhuan) 家,第一時間為(wei) 邵老伯進行病情評估,並即刻提供各種基礎支持措施,增強老伯的抵抗手術創傷(shang) 和麻醉風險。
手術順利展開。從(cong) 切皮開始,到手術結束,在不到15分鍾的時間裏,醫生就順利完成邵老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後第二天,邵老先生在該院康複團隊指導下,練習(xi) 下地行走。
陳愛民介紹,目前股骨頭置換手術已在各大醫院普遍開展,但對於(yu) 高齡、罹患複雜基礎疾病的患者的治療,依然是醫生頭疼的問題。他認為(wei) ,多科室共同診療是保證手術的成功關(guan) 鍵。此外,醫療團隊熟練的技術、最大限度的縮短手術和麻醉時間,也是減少老人手術創傷(shang) ,以減少術後並發症,幫助老人術後快速恢複肢體(ti) 功能等的關(guan) 鍵因素。(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