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布袋警察”陳諾敏:小布袋裝著“大民生”-中新網
中新網通遼12月1日電 題:“布袋警察”陳諾敏:小布袋裝著“大民生”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義(yi) 和塔拉鎮的牧民中,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話:無論草原多遼闊,隻要你需要幫助,“布袋警察”就會(hui) 來到你身邊。
“小陳,你又背著大布袋下鄉(xiang) 了?”看到遠遠走來的義(yi) 和塔拉派出所片警陳諾敏,67歲的阿木其嘎嘎查牧民包誌林笑著打招呼。
初冬的阿木其嘎天高雲(yun) 淡,成群的牛羊在牧場上悠閑地漫步。雖然草原上已經沒有了綠意盎然,但卻靜謐祥和。
“包大爺,這是您的戶口簿,這次給您捎回來了。”陳諾敏一邊將戶口薄遞給包誌林,一邊告訴老人最近偶有盜竊案件發生,要看管好自家的牛羊和物品。
義(yi) 和塔拉鎮共有23個(ge) 嘎查村,其中5個(ge) 為(wei) 少數民族嘎查。嘎查的牧區偏遠,群眾(zhong) 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
為(wei) 方便牧民辦事,派出所創新警務模式,讓包片民警全麵開啟“送服務上門”行動,根據工作需要,派出所為(wei) 每個(ge) 民警配備了一個(ge) 大布袋。
如今,一身藏藍、一個(ge) 布袋,便成了義(yi) 和塔拉派出所民警的標配。而背著布袋、穿梭於(yu) 牧區的民警,則被牧民親(qin) 切地稱為(wei) “布袋警察”。
呼和家的農(nong) 藥、布圖家的繩子、斯琴的快遞,以及需要發放的反詐宣傳(chuan) 單、消防宣傳(chuan) 手冊(ce) ……每次去牧區,陳諾敏的布袋都滿滿當當,裏麵裝著牧民各種各樣的生活所需,“上傳(chuan) 下達”成了陳諾敏的必備功課。
“牧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牧民,布袋雖小,卻裝著大民生。”陳諾敏這樣形容自己和當地牧民的關(guan) 係。
給包誌林送完戶口簿,陳諾敏又趕往牧民韓偉(wei) 家。“他家的羊生病了,所需獸(shou) 藥隻有到鎮上才能買(mai) 到,可家裏就他一個(ge) 人,去鎮上一趟,來回得耗費半天時間不說,羊群還沒人看管。”陳諾敏說。
終於(yu) 及時把獸(shou) 藥送到韓偉(wei) 家,陳諾敏的心踏實下來。在他看來,把牧民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久而久之,牧民也把他當成最親(qin) 近的人。
結束了牧鋪“送貨”,陳諾敏又趕往致富村王桂霞家。
“她的兒(er) 子患有重疾,母子倆(lia) 相依為(wei) 命,生活上挺困難。”上次入戶回去後,陳諾敏便到鎮政府谘詢申請救助的相關(guan) 程序,得知王桂霞可以申請“五保”後,陳諾敏立即聯係村委會(hui) 及有關(guan) 部門準備所需材料。
“今天,手續已辦理齊全,我趕緊來找您簽字。”當陳諾敏從(cong) “布袋”拿出材料時,老人不住言謝。
從(cong) 王桂霞家出來,陳諾敏看到圍坐在一起笑談今年收成的梁慶旭幾人,還沒等他打招呼,梁慶旭就招呼他過去。
“小陳,這個(ge) 手電筒給你,你晚上走夜路時用著方便。”
“梁大哥,不用了,我們(men) 警用裝備裏有,謝謝您。”
“是我們(men) 謝謝你才對,你可是保障我們(men) 平安秋收的大功臣。”
原來,早在秋收前,陳諾敏就結合當地農(nong) 用車較多的現狀,對有農(nong) 用車的農(nong) 戶開始了“家訪”,不僅(jin) 講解交通法規,還每天在“布袋”裏裝上反光條,挨個(ge) 給農(nong) 用車貼。幾天下來,轄區幾百台農(nong) 用車都有了“金燦燦”的外衣,給牧民帶來了滿滿的安全感。
在陳諾敏心裏,和牧民交心的“法寶”就是多上門。“跟牧民接觸,一定要拿真心換真心,你認為(wei) 的小事兒(er) ,在他家裏就是大事。用真情邁進戶門,才能真正打開牧民‘心門’,當麵對棘手工作時,才能獲得大家的真心支持。”
“不穿製服,我也是老百姓,每次幫忙解決(jue) 了難題,就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yi)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陳諾敏在家長裏短、寒來暑往、披星戴月中,踐行著人民警察的誓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