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東青年回歸田園種冬桃 座座“荒山”變“花果山”

發布時間:2022-12-01 16: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山東(dong) 臨(lin) 沭12月1日電 (沙見龍 陳曉婷 周瑞)“這個(ge) 桃子比別的品種吃起來更脆更甜,果實密度也更好,像這種高品質的果品一般都是按照14塊9到16塊9的價(jia) 格銷往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眼下正值冬桃成熟上市季,山東(dong) 臨(lin) 沭冬桃種植基地負責人王林向記者介紹著市場行情。

  王林是山東(dong) 臨(lin) 沭石門鎮的一名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2014年辭去銀行職員的穩定工作,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回歸田園,承包了300多畝(mu) 荒地,搞起了冬桃種植。走進他的種植基地,生機勃勃的景象映入眼簾,空氣中彌漫著冬桃的香甜。

  “我一直有這樣的夢想,在土地上成就一番事業(ye) ,偶然間接觸到這個(ge) 品種的桃子後,我就感覺圓我‘農(nong) 業(ye) 夢’的機會(hui) 來了。”雖已時隔10年之久,但在談到創業(ye) 初期的情形,王林仍難掩激動。找準商機後,他隨即開始考察適宜種植的土壤地、育苗培種、邀請專(zhuan) 家開展測土測水工作,一切都有條不紊、緊鑼密鼓地推進。

  可作為(wei) 第一次和土地打交道的“門外漢”,剛開始那幾年,桃樹的掛果率低、品相差,投入和產(chan) 出的巨大落差讓準備大展身手的王林犯了難。“我一直找原因,深入研究桃園的氣候、土壤,不斷調整種植方式,逐漸摸索出了最佳培育方法”。2020年深秋,王林種植的桃園迎來大豐(feng) 收。隨著經濟效益的不斷增加,他的果園規模也不斷擴大。

  據臨(lin) 沭縣石門鎮人大副主席張計強介紹,原來這一片每家每戶幾分地,機械化種植很不方便,大部分村民都不太想在這幾分地上折騰,鎮上就幫忙集中流轉出去開展大片冬桃種植。“對於(yu) 周邊村民來說,不但能夠獲得流轉費,桃園大量的勞動力需求也讓很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

  如今,王林的果園實現年產(chan) 量50多萬(wan) 斤,年產(chan) 值500多萬(wan) 元人民幣,產(chan) 生巨大的“甜蜜經濟”。談及下一步的打算,王林告訴記者,“再擴展一部分種植麵積,把附近的農(nong) 戶也帶動起來加入合作社,把這個(ge) 桃子品牌叫得更響,讓地方瓜果產(chan) 業(ye) 更好地發展,讓這裏一片片‘荒山’變成了能帶來收入的‘花果山’。”(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