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紅土地上振興路:密織林下“經濟帶”敲開山村“致富門”

發布時間:2022-12-01 16:54: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江西安福12月1日電 題:密織林下“經濟帶”敲開山村“致富門”

  作者 趙豔霞 龍梅 王武文

  初冬清晨,海拔1100米的武功山林場被薄霧籠罩,村民們(men) 正在油茶林裏忙著撿拾油茶籽。

  位於(yu) 江西安福縣洋溪鎮的武功山林場,始建於(yu) 上世紀70年代,種植著大片茶樹和油茶。李劍輝兄弟二人,承包了數千畝(mu) 茶林,每年春夏采摘綠茶,秋冬季節收獲茶油。

  “清明前後采摘綠茶,4月至10月采摘夏、秋茶,年產(chan) 粗茶約50萬(wan) 斤,主要用於(yu) 外貿出口。”洋溪鎮鄉(xiang) 賢、茶廠負責人李劍輝說,林場原有的茶樹都是老品種,今年淘汰了一批老茶樹,目前正準備更換白茶、黃金芽等品種,提升經濟效益。

  千畝(mu) 茶場,為(wei) 附近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ye) 崗位。李劍輝說,“春季每天有200多人幫忙采茶,每人每天120元工資,另外還要請人施肥、撿茶籽,每年發放工資百萬(wan) 元以上。”

  李劍輝正在著手更換新茶樹品種,對這片綠色“茶海”的未來滿懷希望。

  安福縣洋溪鎮森林資源豐(feng) 富,全鎮擁有林地麵積6.5萬(wan) 畝(mu) ,洋溪鎮統戰委員王珊表示,近年來在新鄉(xiang) 賢和鄉(xiang) 村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下,全鎮推進林下種植、養(yang) 殖和森林旅遊多種經營模式,種植黃精、百步、千斤拔、粉防己、崗梅等中草藥,每畝(mu) 藥材年產(chan) 值可達8000元以上,提升了林地利用效益,也為(wei) 周邊林農(nong) 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學習(xi) 樣板。

  在安福縣章莊鄉(xiang) 章莊村草珊瑚種植示範基地,林下種植著一片片長勢旺盛的藥材草珊瑚。

  “之前山林裏雖然長有野生草珊瑚,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草珊瑚不占種植成本,非常適合林下套種。”吉安市煙草專(zhuan) 賣局掛點幫扶駐村第一書(shu) 記周金勇說。

  周金勇表示,為(wei) 幫助村民掌握草珊瑚種植技術,提高草珊瑚種植能力和信心,確保草珊瑚種植產(chan) 業(ye) 順利發展,駐村工作隊聘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對村民開展培訓和現場指導,並和南昌、吉安、贛州等地多家企業(ye) 達成銷售合作意向,設置最低收購價(jia) ,保障產(chan) 品質量高、銷路暢、效益好。目前章莊村種植草珊瑚130畝(mu) ,每年能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26萬(wan) 元經濟收入。

  為(wei) 推動林業(ye) 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林下經濟優(you) 勢,安福縣章莊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董輝說,章莊鄉(xiang) 把發展林下種植草珊瑚作為(wei) 促進林地增效、林農(nong) 增收、加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特色產(chan) 業(ye) ,規劃3至5年建成1萬(wan) 畝(mu) 高標準草珊瑚種植示範基地。

  林下套種草本藥材的簡約型發展模式,已經在安福縣各鄉(xiang) 鎮快速“擴張”。安福縣大力推動林下經濟草本中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發展,實行“林場+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開辟林下中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並大力扶持民營林場、林業(ye) 大戶與(yu) 藥企合作,抱團發展林下中草藥,把林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變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動力,不斷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成果。

  安福縣整合涉農(nong) 項目資金,扶持林下經濟,因地製宜打造了井岡(gang) 蜜柚、高產(chan) 油茶、優(you) 質烤煙、龍腦樟、有機蔬菜、綠色水稻、特色中藥材和特色竹木等8大特色產(chan) 業(ye) ,激活林下經濟潛能。

  中共安福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徐慶華表示,安福縣積極貫徹“擴規模、提品質、樹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著力構建特色明顯、質量可靠的中藥材種植產(chan) 業(ye) 群,出台了《安福縣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大健康產(chan) 業(ye) 的實施意見》《安福縣關(guan) 於(yu) 加快林下經濟行動計劃》《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基金獎補辦法》。疊加出台的各種優(you) 惠政策,吸引了一批有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的藥企搶灘入駐。

  安福縣引進江西樟香天然冰片有限公司在竹江、寮塘等地種植龍腦樟1萬(wan) 畝(mu) ,帶動周邊農(nong) 戶種植龍腦樟2000多畝(mu) ;幫助嚴(yan) 田鎮綠野藥材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做大做強,種植黃精、粉防己、重樓、玉竹等中藥材500多畝(mu) ,合作社年收入達200萬(wan) 元以上,脫貧戶和剩餘(yu) 勞動力也能在家門口就業(ye) 增收。

  目前安福縣共種植井岡(gang) 蜜柚達7萬(wan) 畝(mu) ,龍腦樟1.5萬(wan) 畝(mu) ,全縣從(cong) 事林下種植、養(yang) 殖業(ye) 的農(nong) 戶近5000戶,百畝(mu) 以上的種植大戶近100戶,油茶、毛竹等種植合作社12家,野雞、豪豬等養(yang) 殖合作社7家,林下經濟年產(chan) 值上億(yi) 元。全縣新增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3家、種養(yang) 大戶118家、家庭農(nong) 場42家、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85家。

  徐慶華稱,安福縣積極探索出“兩(liang) 山”轉換新路徑,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讓“綠水青山”成為(wei) 老百姓的“幸福不動產(chan) ”和“綠色提款機”,實現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