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河南安陽“大邑商”考古正在揭開層層麵紗

發布時間:2022-12-02 11: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安陽12月2日電 題:河南安陽“大邑商”考古正在揭開層層麵紗

  作者 王宇 張俊軍(jun)

  3300多年前,殷商國都為(wei) “大邑商”,商王朝都城究竟長什麽(me) 樣?城市的運轉機製是什麽(me) ?當時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手工業(ye) 發展如何?伴隨著這些疑問,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

  “殷墟考古將近100年了,是中國所有古遺址中發掘時間最長、研究成果最為(wei) 豐(feng) 碩的遺址。”何毓靈介紹說,“我們(men) 持續推進殷墟考古,一點一點發掘、一層一層揭示,就是要讓3300多年前的國家、城市、人鮮活起來。”

  近些年,考古人員對殷墟宮殿宗廟區內(nei) 進行了新的勘探與(yu) 發掘,發現麵積達6萬(wan) 平方米、最深達16米的大型池苑遺址,其北部還有成片的大型夯土基址,這為(wei) 殷墟宮殿的布局與(yu) 演變提供了最新的資料,殷墟宮殿宗廟區布局更為(wei) 清晰。

  其中,殷墟內(nei) 部的道路係統不斷被揭示出來,殷墟宮殿宗廟區南約1公裏處發現2條直通宮殿區的南北向道路,洹河北岸發掘出寬達14米的大型道路,道路之上有清晰的車轍痕跡,道路兩(liang) 側(ce) 密集分布著居址、墓葬、手工業(ye) 作坊等,道路揭示的框架體(ti) 係為(wei) 進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線索。

  洹北商城遺址於(yu) 1999年發現,四周已有城牆基槽,內(nei) 部有宮殿區、手工業(ye) 作坊區、貴族居住區、墓葬等。洹北商城遺址的時代早於(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殷墟,填補了商代早期鄭州商城與(yu) 商代晚期殷墟之間的空白,是“河亶甲居相”還是“盤庚首遷於(yu) 殷”之地,謎底值得期待。洹北商城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傳(chuan) 統“殷墟”的概念,是近20年來商代考古、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何毓靈介紹,近年,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之外也發現了一些重要的商代晚期族邑聚落和手工業(ye) 作坊遺址,其文化內(nei) 涵大多與(yu)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相同,作為(wei) 殷都之外的重要族邑聚落,拱衛在殷都的周圍,殷人自稱殷都為(wei) “大邑商”,名副其實。

  殷墟已發現鑄銅作坊7處、製骨作坊4處、製玉作坊1處、製陶作坊1處等。何毓靈介紹,根據這些作坊遺址的分布,可以劃分出南部、西部、東(dong) 部和北部4個(ge) “手工業(ye) 園區”。這些手工業(ye) 作坊遺址的發現,證明甲骨文中“百工”的記載所言非虛,讓人們(men) 看到了商代手工業(ye) 發展的輝煌。

  2016年發現的辛店遺址,位於(yu) 殷墟宮殿宗廟區以北約10公裏處,總麵積約100萬(wan) 平方米,發掘總麵積約6000平方米,是一處由“戈”族控製下的以鑄銅為(wei) 主體(ti) 的“居、葬、生產(chan) 合一”的超大型青銅鑄造基地和大型聚落。2021年4月發現的陶家營遺址,西南距殷墟宮殿宗廟區7.2公裏,總麵積約18.5萬(wan) 平方米。陶家營是洹北商城遺址北部同一時期的重要的伴(衛)城,是目前所知為(wei) 數極少的商代中期環壕聚落遺址。還有位於(yu) 殷墟宮殿區南部約2.5公裏處的邵家棚遺址,顯示可能為(wei) 晚商時期史官“冊(ce) ”族居住地。

  何毓靈介紹,這些不同時期的殷墟外圍聚落的發現,對於(yu) 研究殷墟時期都城的範圍、布局,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傳(chuan) 播、交流等,對商代早、中、晚期的文化序列的豐(feng) 富和完善都是突破性進展。

  “‘大邑商’地域之廣,生產(chan) 力水平之強,文明、自信程度之高,令人驚歎。百姓生活之安定、物品流通之豐(feng) 富、文化交融之密切也讓人歎為(wei) 觀止。”何毓靈說,“3300多年前的‘大邑商’正揭開層層麵紗。”(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