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杭州文旅觀察:年輕人為何“團寵”法喜寺?

發布時間:2022-12-12 16: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2月12日電 題:杭州文旅觀察:年輕人為(wei) 何“團寵”法喜寺?

  記者 童笑雨

  大雪已至,但浙江杭州的秋意還很濃,不少人選擇到山裏賞秋景,至於(yu) 去哪裏,法喜寺一定榜上有名。

  法喜寺原名上天竺,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於(yu) 五代後晉年間。清乾隆年間,上天竺被改稱為(wei) 法喜寺,並沿用至今。

  在年輕人的必打卡榜單上,其熱度甚至超過杭州靈隱寺。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曬出法喜寺雪景,還有人出了拍照攻略,網紅機位在哪裏,如何利用建築框景,側(ce) 臉、正麵還是背影出鏡都有講究。

  甚至還有人出了法喜寺必購清單:平安符、菩提手串、祈福帶……

  據悉,自2019年以來,法喜寺年遊客接待量超300萬(wan) 人,其中90%以上是年輕人。年輕人為(wei) 何“團寵”法喜寺?它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用網友的話來說,“法喜寺出片”“有種穿越回宋朝的感覺”。觀察他們(men) 的照片,可以發現必有這幾個(ge) 元素:黃牆、飛簷、回廊、紅燈籠,頗具古風。有人評論,“在法喜寺等到關(guan) 門才走,隻為(wei) 在這個(ge) 網紅打卡點排上隊”。

  法喜寺雖然改建多次,但每次借鑒的都是古法,如宋代《營造法式》。據悉,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對古代的宮殿、寺廟、官署、府第等木構建築使用方法和原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記載。

  法喜寺裏有回廊,它和主殿連在一起,圍出一個(ge) 空間,像北方的四合院一樣,這在杭州的其它寺廟中並不多見。這種式樣較多見於(yu) 宋代的寺院殿堂,《營造法式》中稱其為(wei) “副階”,它的原意是為(wei) 擴大房屋的空間。

  回廊上懸掛的一串串紅燈籠,極具宋韻。但如果僅(jin) 僅(jin) 是傳(chuan) 統再現、出片,隻會(hui) 吸引部分年輕人。

  在記者看來,法喜寺的另一個(ge) “吸粉”秘訣在於(yu) “潮”,尤其在文創方麵,就足夠懂年輕人的需求。

  此前,法喜寺就曾推出許多“萌萌噠”的文創周邊,如帆布包、護身符、明信片等。Q版圖案加上令人捧腹的諸如“工資獎金木牢牢”“脫單天注定”等文案,讓不少人“剁手”。

  古裝電視劇中的同款菩提手串,成為(wei) 當下最時尚的單品。“法喜寺的文創做得真好”“好吸引人,活該火”,這些評價(jia) 是年輕人對它的最大肯定。

  法喜寺蘊含著很多的傳(chuan) 統文化。北宋高僧辯才法師被尊稱為(wei) “龍井茶鼻祖”,他曾任上天竺主持。如今,法喜寺的後山還種著茶樹。把寺裏的茶分享給遊客,讓他們(men) 在欣賞美景之餘(yu) 感受茶文化,已成為(wei) 該寺的“小目標”。

  記者觀察到,近段時間以來,年輕人迷上喝茶,“圍爐煮茶”在城市年輕群體(ti) 中流行。他們(men) 為(wei) 的不是提神,而是為(wei) 了講究的儀(yi) 式、閑適的情調,以及表明自己的愛好。法喜寺的茶能否吸引年輕人,我們(men) 拭目以待。

  其實,幾乎所有去法喜寺買(mai) 平安符或手串的年輕人,還帶著另一個(ge) 小目標:許願,尤其是求姻緣。網友評價(jia) ,“法喜寺真的很靈”“去了沒多久就認識了我對象,明年結婚”。

  記者也看到,網友曬出的照片中,有很多婚紗照,中式的、西式的、民國風的都有。無形之中,也回應了“姻緣寺”的傳(chuan) 聞。

  以年輕人喜聞樂(le) 見、感興(xing) 趣的方式貼近、融入他們(men) ,或許是法喜寺受熱捧的原因。正如“法喜寺”中的“喜”字,它沒有清高,帶來的都是平凡人所追求的生活和工作的喜氣、喜事,滿足的是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