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備藥不必盯著“網紅藥”也需謹防重複用藥

發布時間:2022-12-12 16:44:00來源: 文匯報

  ■本報記者 唐聞佳

  國家疫情防控舉(ju) 措“新十條”落地後,居家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健康?尤其對於(yu) 可能來臨(lin) 的“自我用藥”,家庭儲(chu) 備藥品到底怎麽(me) 吃?孕婦、老人、小孩服藥期間務必要注意什麽(me) ?就這些市民關(guan) 切,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藥劑科發出提醒。

  中山醫院藥劑科專(zhuan) 家表示,對於(yu) 沒有合並嚴(yan) 重基礎疾病的新冠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感染者,或基礎疾病處於(yu) 穩定期,不合並嚴(yan) 重心、肝、肺、腎、腦等重要髒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療情況的感染者,建議居家治療,多休息、多喝水,增強自身免疫力。有症狀的患者,一般以對症治療為(wei) 主。

  提醒1:居家備藥多為(wei) 非處方藥,無需到醫院開處方

  居家治療時,市民可能需要的藥品包括幾個(ge) 方麵。比如,對於(yu) 發熱症狀,常用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宣肺敗毒顆粒、清肺排毒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

  再如,對於(yu) 咽幹咽痛症狀,可選地喹氯銨、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風解毒膠囊等;對咳嗽咳痰症狀,可以選擇溴己新、氨溴索、愈創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對於(yu) 幹咳無痰,可選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等;對於(yu) 流鼻涕,可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對於(yu) 鼻塞,可選賽洛唑啉滴鼻劑等;對於(yu) 惡心嘔吐,可選桂利嗪、藿香正氣水/膠囊等。

  要提醒的是,這些藥品絕大部分是非處方藥,即OTC藥,安全性相對較高,不需要到醫院掛號、找醫生開處方取藥,患者可以自行判斷、購買(mai) 和使用。

  此外,也可以看到,藥品選擇種類很多,市民不必盯緊個(ge) 別“網紅藥”,更不要因為(wei) 沒有搶到“網紅藥”而焦慮不已。

  提醒2:選擇合適藥品防止過量服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具體(ti) 到服用這些藥物時,中山醫院藥劑科藥師提醒,有幾點注意事項請大家牢記。

  首先,針對不同症狀,選擇合適藥品,不要重複用藥。比如,如果買(mai) 到的是複方製劑,或含有西藥成分的中成藥,務必詳細閱讀說明書(shu) ,可能具有相同的藥物成分,要防止同類藥物重複、過量服用。

  其次,對乙酰氨基酚,每日劑量不要超過2g,24小時內(nei) 服藥不得超過4次;布洛芬要根據不同劑型,按藥品說明書(shu) 服用,用於(yu) 退熱一般不超過3天。

  此外,如果合並有腹瀉症狀,不要服用連花清瘟顆粒/膠囊;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能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藥期間不要開車或做其他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藿香正氣水含酒精,酒精過敏者不要服用,要注意,跟某些頭孢菌素、甲硝唑等藥品不能一起服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提醒3:孕婦等特殊群體(ti) 用藥前,最好谘詢專(zhuan) 業(ye) 醫師

  針對孕婦、兒(er) 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藥前最好谘詢專(zhuan) 業(ye) 的醫生或藥師,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shu) ,注意說明書(shu) 中標注的用藥禁忌和注意事項。對此,中山醫院藥劑科專(zhuan) 家提醒:孕婦如果需要退燒,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如果處於(yu) 哺乳期,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建議在哺乳後服藥,拉長服藥與(yu) 下次哺乳的間隔時間,減少藥物在體(ti) 內(nei) 的蓄積。

  兒(er) 童用藥時,退燒可以選擇布洛芬(適用於(yu) 6個(ge) 月以上兒(er) 童)或對乙酰氨基酚(適用於(yu) 3個(ge) 月以上的兒(er) 童),注意根據年齡和體(ti) 重調整劑量。老年人由於(yu) 往往合並基礎慢性病,服藥期間尤其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必要時谘詢醫生和藥師。

  提醒4:識別身體(ti) 發出“信號”,判斷是否需要求醫

  “對大部分人而言,奧密克戎新冠感染是能自愈的,通過居家隔離和服用相應藥物對症治療後能在7-10天裏獲得明顯好轉或康複,如經居家藥物治療後無好轉或出現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應及時就醫。”中山醫院藥劑科提醒,這些信號有助於(yu) 大眾(zhong) 及時識別、判斷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就醫:

  第一,呼吸困難或氣促。如有明顯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的情況,可用指尖氧飽和度儀(yi) 測量,如氧飽和度降至95%以下或有不能緩解的胸痛、意識混亂(luan) ,及時就醫。

  第二,服用退燒藥後,體(ti) 溫仍持續高於(yu) 38.5℃,超過3天。

  第三,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超過2天。部分感染者會(hui) 伴隨胃腸道症狀,常見的是厭食、腹瀉。如果出現症狀後2天,經適當空腹或服用止瀉藥後症狀沒有改善,且出現嘴巴幹、小便量減少等脫水症狀,建議就醫處理。

  第四,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不能控製。有些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人群,若出現血糖、血壓控製不佳等情況,及時谘詢醫生或到醫院就診。

  第五,密切關(guan) 注特殊人群的健康監測。比如,兒(er) 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症狀,或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流液、胎動異常等情況,及時送至醫院就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